当尿路中存在结石时,若结石长期停留不动,或是因体积较大、位置特殊堵塞尿路,导致尿液无法顺畅排出,就会为细菌滋生创造“温床”——潴留的尿液无法及时冲刷尿道,细菌会在尿路内大量繁殖,逐渐引发尿路感染。此时,身体会发出两个极具警示意义的“紧急信号”:尿液变得浑浊、散发异味,以及出现发热、寒战的症状,这些信号往往意味着感染已较为严重,需高度警惕。
先看尿液浑浊、有异味的表现。正常情况下,尿液呈淡黄色、清澈透明状,仅有轻微的氨味。而当结石引发尿路感染后,尿液中会混入大量细菌、白细胞(炎症细胞),甚至可能出现脱落的黏膜组织或脓液,这些物质会让尿液失去清澈度,变得浑浊不清,有时能看到细小的絮状物悬浮其中。若感染进一步加重,尿液中脓液增多,还可能出现“脓尿”——尿液呈乳白色,宛如牛奶或米汤,同时伴随明显的异味,比如氨味大幅加重,或是散发出腐臭、腥臭的味道,这都是尿路被细菌严重侵袭的直接表现。
再来说发热、寒战这组症状,它们更是感染加重的危险信号。当尿路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时,细菌可能突破尿路黏膜的屏障,侵入周围组织,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也可能直接上行感染肾脏,导致肾盂肾炎(肾脏的肾盂部位发生炎症)。此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全力对抗细菌,体温调节中枢受到炎症刺激,会将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引发发热,通常体温会超过38℃,部分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高热,体温飙升至39℃以上。而寒战往往伴随发热出现,表现为突然感到全身发冷、肌肉不自主地颤抖,即便盖上厚被子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身体在体温升高前,会通过收缩肌肉产生热量,为后续的体温上升做准备,本质上是感染刺激引发的应激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