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久坐后会觉得腰发紧、转个身都费劲,大多会以为是“坐久了腰肌劳损”,揉一揉、活动活动就没当回事。可如果这种“腰硬、转身难”反复出现,尤其是久坐超过1小时后明显加重,活动一会儿能缓解,但过段时间又会反复,甚至晨起时也会腰僵得“直不起身”,就别再只当成普通的腰部不适了——这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AS)的早期表现,尤其是20-30岁的年轻人,更要警惕这种容易被忽视的“隐形病”。
先说说为什么久坐后的腰硬、转身难,会和强直性脊柱炎有关。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腰臀部交界的深层关节)和脊柱,本质是免疫系统紊乱后,错误攻击自身关节和韧带,导致关节炎症、韧带钙化,慢慢让脊柱变得僵硬、活动受限。而久坐时,脊柱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骶髂关节和腰椎周围的炎症组织会更易堆积,韧带也会因缺乏活动而紧绷,进而加重“腰硬”的感觉;转身时需要脊柱和骶髂关节协同活动,一旦这些部位有炎症,就会出现“转不动”或转身时隐隐作痛的情况。
不过,很多人会把这种症状和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弄混,这也是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容易漏诊的原因。其实它们的区别很明显:普通的腰肌劳损,腰硬多在劳累后出现,休息一会儿或揉一揉就能缓解,很少会影响晨起活动;腰椎间盘突出则常伴随腿麻、腿疼,疼痛会顺着腿往下串;而强直性脊柱炎的腰硬,更像是“僵硬感裹着腰”,久坐、久卧(比如睡了一夜后)会加重,必须起身活动10-20分钟才能慢慢松开,而且疼痛多集中在腰臀部深层,有时还会牵扯到臀部、大腿后侧,却很少有腿麻的情况。
更需要注意的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不只是腰硬、转身难。如果同时还出现这些情况,更要警惕:比如偶尔会觉得膝盖、脚踝莫名肿痛,疼一阵又会自己好;或者眼睛突然发红、畏光,像是“结膜炎”却总反复;甚至久坐后除了腰硬,还会觉得胸口发紧、深呼吸时胸廓活动受限——这些都是强直性脊柱炎可能伴随的“全身信号”,因为它不只是影响脊柱,还可能累及外周关节和眼睛、肺部等器官。
为什么要强调“早期重视”?因为强直性脊柱炎如果错过早期干预,炎症会慢慢侵蚀脊柱韧带,让脊柱从“灵活的一节节”慢慢钙化、融合成“一根硬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脊柱强直”,到时候不仅转身、弯腰困难,甚至会影响呼吸和日常行动。而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能有效控制炎症,避免脊柱变形,大部分人都能正常工作、生活。
那么,出现久坐后腰硬、转身难的情况,该怎么做?首先别盲目贴膏药或按摩——如果是强直性脊柱炎,不当按摩可能会加重关节损伤;其次,观察症状是否反复:如果每周有3次以上出现久坐/晨起腰硬,且持续超过3个月,一定要去风湿免疫科就诊,而不是只看骨科。医生通常会做这几项检查:骶髂关节CT或MRI(能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的炎症,这是诊断AS的关键)、血沉或C反应蛋白(判断体内炎症程度)、HLA-B27基因检测(辅助判断患病风险),通过这些检查就能明确是否是强直性脊柱炎。
日常预防和缓解也有小技巧:比如避免久坐,每坐40分钟就起身活动5分钟,做一些简单的腰部伸展动作(比如双手叉腰,缓慢左右转身、向后仰腰);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别睡太软的床,避免脊柱长时间弯曲;注意腰背部保暖,受凉会加重炎症,冬天可以穿个护腰,夏天别对着空调直吹腰背部。
总之,久坐后腰硬、转身难不是小事,尤其是年轻人别总觉得“年轻就没事”。早识别、早检查、早干预,才能避免强直性脊柱炎悄悄“冻住”你的脊柱,守住身体的灵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