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科普】痛风总反复?这些饮食误区可能在 “帮倒忙”【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

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很多痛风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已经忌了海鲜、内脏,也很少喝啤酒,可痛风还是反复找上门。其实,痛风反复发作,未必是“忌口没做到位”,反而可能是踩中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饮食误区——这些误区看似“无关紧要”,却在悄悄影响尿酸代谢,让痛风难以稳定。

一个常见误区是“只忌高嘌呤食物,不忌高糖饮品”。不少患者知道动物内脏、海鲜嘌呤高要少吃,却把奶茶、碳酸饮料、果味汽水当日常饮品。这些饮品里含大量果糖,而果糖在体内代谢时,会加速嘌呤合成,进而推高尿酸水平;同时,果糖还会减少肾脏对尿酸的排出,相当于“一边多产尿酸,一边少排尿酸”。长期喝高糖饮品,即便严格控制了高嘌呤食物,尿酸也可能居高不下,为痛风发作埋下隐患。正确的做法是把白开水、淡茶水当主要饮品,少喝或不喝添加了大量糖分的饮料。

二个误区是“觉得‘低嘌呤’就能随便吃,不用控制量”。有些患者看到“低嘌呤食物”的标签,就觉得可以无节制食用——比如把鸡蛋、牛奶、部分蔬菜(如黄瓜、番茄)当主食,或一次吃很多低嘌呤的肉类(如鸡胸肉、鱼肉)。但任何食物过量都可能有问题:鸡蛋、牛奶虽嘌呤低,过量摄入会增加身体代谢负担;低嘌呤肉类若一次吃太多,累积的嘌呤总量依然不低,同样可能影响尿酸。其实,痛风患者的饮食关键在“均衡适量”,即便是低嘌呤食物,也要按日常膳食比例搭配,避免单一食物过量。

三个误区是“酒精只忌啤酒,白酒、红酒可以随便喝”。很多人觉得“啤酒嘌呤高才诱发痛风,其他酒没事”,其实白酒、红酒对尿酸的影响也不小。酒精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不管是啤酒、白酒还是红酒,只要含酒精,就可能让尿酸在体内堆积;尤其是空腹喝酒时,这种影响更明显。有患者以为喝红酒“养生”,结果空腹喝了半瓶后,当晚就痛风发作。对痛风患者来说,稳妥的做法是尽量不喝酒,若实在无法避免,也要严格控制量,且避免空腹饮酒。

四个误区是“痛风缓解期就‘放松警惕’,恢复以前的饮食习惯”。有些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能严格忌口,可一旦疼痛缓解,就忍不住吃烧烤、喝啤酒,觉得“偶尔一次没关系”。但痛风缓解期正是控制尿酸、预防复发的关键时期,此时若恢复高嘌呤、高糖、高酒精的饮食,很容易让尿酸再次升高,导致痛风短期内复发。而且反复复发会加重关节损伤,增加后续治疗难度。缓解期更应坚持健康饮食,把尿酸稳定在安全范围,才能减少发作频率。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误区是“用浓茶、咖啡代替白开水补水”。多喝水能促进尿酸排出,可有些患者不爱喝白开水,就用浓茶、咖啡代替。浓茶中的茶碱、咖啡中的咖啡因,虽不会直接升高尿酸,但过量饮用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影响睡眠和代谢,间接对尿酸控制不利;而且浓茶、咖啡利尿作用较强,若喝太多却没补充足够水分,反而可能导致身体轻微脱水,影响尿酸排泄。补水还是以白开水为佳,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更利于尿酸排出。

其实,痛风患者的饮食管理不是“极端忌口”,而是“科学避坑”——避开这些容易被忽视的误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再结合定期监测尿酸、规律作息,才能让痛风少反复,更好地保护关节和肾脏健康。毕竟,稳定痛风的关键,就藏在日常饮食的每一个小细节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特别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急性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的技术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擅长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关节非特异性炎症、家族遗传性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疑难性病症。

擅长:采用微创介导、溶解、氧化关节腔炎症等有害物质,使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有所改善,晨僵、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明显改善。擅长采用先进仪器促修复受损骨质,使关节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障碍消失。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