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老年人得痛风更危险?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提醒:并发症要提前防

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提到痛风,不少人觉得无非是关节疼几天,忍忍就过去了,尤其老年人可能觉得“年纪大了难免关节不舒服”,没必要太在意。但实际上,老年人得痛风比年轻人风险更高——不是因为疼痛更剧烈,而是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常合并多种基础病,痛风发作时更容易诱发或加重并发症,若不提前预防,可能对健康造成更大威胁。

为什么老年人得痛风更危险?首先,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下降,尿酸代谢能力变弱,不仅痛风更容易反复发作,还可能让尿酸在体内持续堆积,为并发症埋下隐患;其次,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与痛风相互影响——高尿酸会加重血管、肾脏的负担,而基础病也可能让痛风更难控制,形成“恶性循环”;另外,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变迟钝,有时痛风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并发症可能已经在发展了。

老年人痛风需要警惕的,是这些容易找上门的并发症:

关节相关的损伤很常见。老年人关节本身存在退行性变化,软骨修复能力差,痛风反复发作战会让尿酸结晶不断沉积在关节内,逐渐破坏关节软骨和骨质。时间久了,关节可能出现变形、僵硬,甚至影响正常行走,从“偶尔疼”变成“长期活动受限”,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关节功能丧失,降低生活质量。

肾脏损伤也需重视。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老年人肾功能本就减弱,长期高尿酸会让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内,形成尿酸性肾结石。结石可能引发肾绞痛、血尿,若结石堵塞尿路,还可能导致尿路感染;长期高尿酸会持续损伤肾小管和肾小球,慢慢发展成慢性肾病,甚至可能进展为肾功能衰竭,这是老年人痛风需重点关注的并发症之一。

痛风还可能加重心血管疾病风险。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而高尿酸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尿酸结晶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能让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病情加重,甚至增加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事件的发生概率。合并痛风的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比没有痛风的老年人更高,这一点需要特别重视。

除此之外,老年人痛风发作时,可能因为疼痛导致活动减少,进而增加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风险;若因疼痛影响进食、睡眠,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让其他疾病有机可乘。

其实,老年人痛风的并发症并非无法预防,关键在于“早关注、早干预”:控制好尿酸水平是基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不要因为“不疼了”就擅自停药,同时定期监测尿酸值,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尿酸长期超标。

重视基础病管理很关键。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控制好这些基础病的指标,基础病稳定了,痛风也会更容易控制,并发症的风险也会降低。

调整生活习惯要适度。饮食上不用过度忌口,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部分海鲜)的同时,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毕竟老年人需要充足营养维持身体机能;多喝水有助于尿酸排出,但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饮水量,避免增加肾脏负担;平时可以做些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不动,保护关节的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定期检查不能少。除了监测尿酸,还要定期查肾功能、尿常规、关节超声等,及时发现早期并发症的迹象,比如肾结石、关节损伤等,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对老年人来说,痛风不是“小毛病”,而是需要长期管理的健康问题。重视痛风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提前做好预防,才能在控制疼痛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肾脏、关节和心血管健康,让晚年生活更有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特别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急性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的技术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擅长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关节非特异性炎症、家族遗传性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疑难性病症。

擅长:采用微创介导、溶解、氧化关节腔炎症等有害物质,使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有所改善,晨僵、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明显改善。擅长采用先进仪器促修复受损骨质,使关节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障碍消失。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