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早上起床会觉得腰后背发僵,揉一揉、活动会儿就缓解了,大多会以为是“睡落枕”“床垫太软”或“前一天累着了”,压根没往强直性脊柱炎上想。但其实,这种晨僵可能是强直发出的“早期警报”,要是忽视了,等脊柱慢慢变僵、活动受限再重视,就多了不少麻烦——所以早察觉晨僵信号,跟着做好护脊柱的事,才能少遭罪。
先得搞清楚:强直的晨僵和普通晨僵不一样,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一个是“持续时间长”,普通晨僵一般活动5-10分钟就会缓解,而强直引起的晨僵,往往要活动15分钟以上,甚至半小时、1小时才能慢慢舒展,有的严重些的,早上连穿衣服、弯腰系鞋带都费劲。第二个是“活动后缓解,久坐久躺又加重”,比如早上活动后舒服了,但坐着工作1-2小时,腰后背又开始发紧、发僵,站起来走走路、伸伸腰才会好点,这和普通劳损“休息就缓解”的情况刚好相反。要是你经常出现这种“长时间晨僵+久坐久僵”的情况,别不当回事,多留意,这可能就是强直在提醒你。
发现晨僵信号后,别慌,做好这几件事护脊柱,能有效减少强直带来的影响。首先是“调整日常姿势”,因为强直容易让脊柱慢慢变弯,所以坐、站、睡都要“挺直”:坐着时在椅子上放个硬点的靠垫,让腰能贴紧靠背,别弯腰驼背看手机、敲键盘,每坐40分钟就站起来活动5分钟;站着时挺胸抬头,肩膀放松,别含胸缩脖子,比如排队时可以刻意贴墙站,让后脑勺、肩膀、屁股、脚跟都贴紧墙面,每天站10分钟,帮脊柱保持直立;睡觉时一定要睡硬板床,别睡软床垫——软床垫会让脊柱陷进去,加重僵硬,枕头选薄的,甚至可以不用枕头,避免颈椎往前弯。
然后是“选对温和的活动”,既能缓解晨僵,又能让脊柱保持灵活。推荐游泳,水的浮力能托住身体,不用让脊柱承受体重压力,蛙泳、仰泳时四肢和脊柱自然舒展,每周游3-4次,每次30分钟,坚持下来晨僵会明显减轻;也可以练简单的拉伸动作,比如早上起床后,慢慢做“扩胸运动”(双手打开再合拢,带动肩膀和后背拉伸)、“猫式伸展”(跪在床上,弓背再塌腰,慢慢重复),每个动作做5-10次,动作要慢,别用力过猛。要避开剧烈运动,比如快跑、跳跃、搬重物,这些会让脊柱受力太大,可能加重炎症。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点——“保暖”,强直特别怕受凉,腰后背、脖子一凉,晨僵和疼痛就容易加重。所以天气变凉时要及时加衣服,穿个马甲护住腰背;夏天在空调房别穿露腰、露背的衣服,建议披件薄外套,空调温度别低于26℃。平时也可以用热水袋、暖宝宝敷腰后背,每次敷15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僵硬。
很多人一听到强直性脊柱炎就怕,觉得会“瘫”,其实不是这样。只要早察觉晨僵信号,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做好脊柱护理,大部分人都能保持脊柱灵活,正常工作、生活。关键是别忽视身体发出的“小信号”,也别盲目焦虑,用科学的方法护脊柱,就能和强直“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