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病理根源”:为什么肾结石会引发剧烈疼痛?
肾脏与输尿管是“管道化结构”,正常情况下,输尿管通过规律的平滑肌蠕动(每分钟3-5次)将尿液从肾脏排入膀胱,过程无痛。当结石(哪怕直径仅3-5毫米)进入输尿管后,会打破这一平衡,通过两种核心机制引发疼痛:
输尿管平滑肌痉挛:结石卡在输尿管内时,会堵塞尿液通道,导致上游尿液淤积,肾盂内压力骤升,结石表面粗糙,会直接摩擦输尿管黏膜,刺激黏膜下神经末梢。两者共同作用下,输尿管平滑肌会发生“强烈、阵发性收缩”(类似肌肉抽筋,但强度远超普通抽筋),这种收缩会牵拉输尿管壁,引发剧烈疼痛——就像一根被堵塞的水管,内部压力过高导致管壁剧烈抖动,传递到体表就是难以忍受的绞痛。
组织缺血与炎症刺激:持续的平滑肌痉挛会导致输尿管壁缺血(肌肉强烈收缩时血流减少),缺血组织会释放“疼痛介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进一步放大疼痛信号;同时,结石划伤黏膜引发的轻微炎症,会让神经末梢更敏感,即使轻微刺激也会产生剧烈痛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患者结石很小(<5毫米),但疼痛却异常剧烈的原因——小结石移动性强,更容易反复刺激输尿管,诱发频繁痉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