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后遗症指发病超过3个月,面部功能未完全恢复的遗留症状,表现多样,影响日常生活。
面部运动功能障碍常见,患侧眼睑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上转露白巩膜(贝尔现象),易致角膜干涩、炎症甚至溃疡。嘴角歪斜,笑或说话时患侧不上扬、向健侧牵拉,进食时食物滞留、喝汤漏出,部分患者鼓腮漏气,无法吹口哨。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发现,这是直观的后遗症。
面部肌肉萎缩较严重,患侧肌肉因长期不运动萎缩,面部变瘦,与健侧不对称,脸颊内陷、颧骨突出、鼻唇沟变浅,加重运动障碍。林旭峰主任指出,其恢复难度大。
面肌痉挛令人困扰,患侧肌肉不自主阵发性抽搐,从眼周波及口角和面部,情绪紧张、疲劳时加重,休息减轻,影响外观,还可能致眼干、视物模糊,使患者焦虑、不愿社交。
联带运动特殊,某一肌肉运动时另一无关肌肉收缩,如“鳄鱼泪”(进食时患侧眼流泪)、咀嚼时面部或眼睑抽动、微笑时患侧眼闭合。这是神经再生时纤维错向生长,导致神经支配异常关联。林旭峰主任解释,这是神经修复错位连接所致,带来诸多不便。
面部感觉异常常见,患侧有麻木、刺痛、烧灼感,对温度和触觉感知减退,易烫伤,还可能有发紧、沉重感,天气变化时加重。
鳄鱼泪综合征是特异性症状,进食或闻食物香时患侧眼流泪,因控制唾液分泌的神经错连到泪腺神经,虽不影响健康,但社交尴尬。
面部联动动作引发其他不适,如闭眼时患侧嘴角上抽、抬眉时患侧鼻翼扩张,使表情怪异,导致患者自卑、心理压力大,甚至抑郁。
部分患者患侧面部肌肉僵硬,活动沉重费力,皱眉、耸鼻时反应迟缓、力度不足,无法与健侧同步。
林旭峰主任强调,面瘫后遗症症状多样,轻重不一,早期规范治疗可减少发生,出现后需针对性康复训练改善。
总之,面瘫后遗症主要有运动障碍、肌肉萎缩、面肌痉挛、联带运动、感觉异常等,及时识别干预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