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作时表现复杂,既有明显疼痛,也伴随多种异常感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发作时突出的是持续性或阵发性剧烈疼痛,性质多样。部分患者是烧灼样痛,像皮肤被火烤,持续灼热难以忍受;有些是针刺样痛,如无数细针反复刺皮肤,突发刺痛常让人抽搐;还有刀割样或撕裂样痛,剧烈且有撕裂感,发作时患者不敢动弹。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发现,这类疼痛程度严重,患者常因之表情痛苦、肢体蜷缩。
疼痛区域与之前带状疱疹皮疹部位一致,多呈条带状,和病毒侵犯的神经分布区域相关。比如胸部发病者,疼痛集中在胸部一侧特定区域;腰部发病者,疼痛在腰腹部条带区域。发作时,即便无外界刺激,该区域也会自发剧痛,而衣物摩擦、触摸、温度变化等轻微刺激,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疼痛,使患者对疼痛区域极度敏感,甚至不敢触碰。
发作时还伴随多种异常感觉。患者可能感到疼痛区域麻木,像盖了层厚东西,对外界刺激感知迟钝;或有蚁行感,似小虫子在皮下爬动,抓挠也无法缓解;部分患者有瘙痒感,且与普通瘙痒不同,常伴疼痛出现,抓挠可能刺激神经加重疼痛。林旭峰主任指出,这些异常感觉源于神经损伤后的感觉传导紊乱,是神经功能异常的直接体现。
疼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些呈阵发性,突然出现,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后缓解,间隔一段时间再发作,每天几次到几十次不等;部分是持续性疼痛,始终存在且程度有波动,还可能阵发性加剧,让患者时刻痛苦。林旭峰主任观察到,情绪紧张、过度劳累时,发作更频繁、剧烈。
发作时还可能有躯体反应。剧烈疼痛可能引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心慌、血压升高;部分患者因疼痛导致肌肉紧张、痉挛,使疼痛区域肌肉僵硬、活动受限;长期反复疼痛会引发精神心理变化,发作时患者易烦躁、焦虑、恐惧,担心疼痛不止,负面情绪又会放大疼痛,形成恶性循环。
疼痛发作时间有特点,部分患者白天活动时疼痛较轻,夜间安静时明显加剧,导致夜不能寐,严重影响睡眠。林旭峰主任强调,夜间疼痛加剧会让患者休息不足,降低抵抗力,不利于神经修复,进而影响疼痛缓解。
这些表现根源是病毒损伤神经后,神经异常放电。神经持续受损和异常活动,使疼痛信号不断传向大脑,导致各种疼痛及伴随症状。林旭峰主任表示,了解这些表现有助于患者及时识别病情,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