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医院内的诊疗流程解析!
进入医院后,肾结石的诊疗通常遵循"检查-诊断-治疗"的标准化流程。基础筛查项目包括两项核心检查:泌尿系B超和尿常规。B超作为首选检查,可发现≥3mm的结石并判断肾积水情况,检查前需饮水憋尿使膀胱充盈。尿常规则能快速识别血尿(红细胞增多)、感染(白细胞增多)和结晶类型,尿酸结石患者的尿pH常小于5.5,而感染性结石患者的尿pH多高于7.0。
对于复杂或疑难病例,精准诊断项目必不可少。CT平扫被视为结石诊断的"金标准",能发现1mm以上的微小结石并明确阻塞程度,但需注意其辐射风险,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提前告知医生。血液检查重点评估血钙、尿酸和肌酐水平:高钙血症可能提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则与尿酸结石形成相关,肌酐升高需警惕肾功能损害。结石成分分析(常用红外光谱法)虽非急诊必需,但对预防复发意义重大,草酸钙结石患者需减少菠菜、坚果等食物摄入,尿酸结石患者则需控制嘌呤摄入。
治疗方案的动态选择取决于结石的大小、位置和并发症情况。对于直径<0.6cm的结石,医生通常建议"药物排石+生活方式调整":每日饮水2000-3000ml保持尿量,配合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疼痛发作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或解痉药(如山莨菪碱),但需注意胃溃疡患者慎用前者。
当结石直径>2cm或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干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肾内或输尿管上段的单个结石,具有无创优势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输尿管镜取石术通过自然腔道碎石,尤其适合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则用于复杂大结石,需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直达肾脏。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因为肾结石5年复发率约为30%,10年复发率高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