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中,肺部炎症(如肺炎)与支气管炎症(如支气管炎)常被混淆。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刘新医生从医学本质出发,解析两者四大核心差异,帮助公众科学区分。
一、病变部位:实质损伤vs气道炎症
肺炎是肺实质(肺泡、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直接影响气体交换,CT可见片状浸润阴影或肺实变;支气管炎局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属气道"管道炎症",影像学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不损伤肺泡功能。
二、病因与致病源差异
肺炎60%由细菌感染引起(如肺炎链球菌),病毒、真菌等次之,易引发高热、脓痰;支气管炎70%-80%由病毒/支原体感染或理化刺激(吸烟、污染)导致,过敏因素常见,以干咳、少量白痰为主,全身症状轻(体温多<38.5℃)。
三、症状表现:全身反应vs局部症状
肺炎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39℃)、寒战、胸痛、脓性痰,重症伴呼吸困难;支气管炎以持续咳嗽、少量黏液痰为核心症状,偶有喘息,体温正常或低热,罕见全身中毒症状。需注意:老年人肺炎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需结合血常规(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鉴别。
四、治疗与预后差异
治疗原则:肺炎需积极抗感染,细菌性肺炎抗生素疗程7-14天;支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毒感染无需抗生素,仅合并细菌感染时短期使用,辅以止咳平喘药物。中医视角:肺炎急性期清热化痰,支气管炎稳定期侧重健脾益肺。
预后风险:支气管炎规范治疗1-2周可愈,慢性者需防慢阻肺;肺炎可能引发脓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重症需密切监测肺功能。
医生提醒
持续咳嗽超3天、发热不退或伴胸痛,需及时就医。通过胸部CT、病原学检测(痰培养、PCR)可精准鉴别。预防关键:肺炎高危人群接种疫苗,支气管炎患者戒烟并远离污染。中西医结合方案(西医控症+中医调理)可提升疗效,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