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科刘新主任指出,支气管炎与肺炎虽病变部位不同(分别累及支气管与肺实质),但在症状表现、致病机制及防治原则上存在诸多共性,需科学辨别与规范诊疗。
一、核心症状高度重叠
两者均以咳嗽、咳痰、发热及呼吸异常为典型表现。咳嗽多为首发症状,支气管炎以刺激性干咳或白色黏痰为主,肺炎则常见脓性痰;发热在细菌感染时均可出现,肺炎体温常更高(≥39℃)。老年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易伴随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活动后气喘等。
二、感染机制与高危因素共通
病原体类型与传播途径一致: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细菌(肺炎链球菌)及支原体是主要致病原,均通过飞沫传播,婴幼儿、老年人及吸烟者为易感人群。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是两者共同的诱发因素。
三、中医病机同源同治
中医认为两者同属"咳嗽""喘证"范畴,核心病机为外邪袭肺与脏腑失调。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致肺气失宣,痰湿内生;肺脾两虚则易反复发作——肺气不足卫外不固,脾虚生痰加重咳喘。治疗均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期以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为主(如麻杏石甘汤),稳定期侧重益气健脾(如玉屏风散)。
四、诊断与治疗原则共通
临床检查手段相似:均需结合症状、血常规(细菌感染白细胞升高)及影像学(支气管炎肺纹理增粗,肺炎见片状阴影)综合判断。
治疗方案共通:急性期以抗感染(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止咳、化痰)为主;中医辨证施治贯穿全程,配合雾化吸入、呼吸训练等改善症状。预防上均需戒烟、远离污染,易感人群建议接种流感及肺炎疫苗,中医可通过穴位贴敷、饮食调理(如百合、银耳)增强体质。
刘新主任特别提醒
肺炎因涉及肺实质感染,若出现持续高热超3天、胸痛、口唇发绀,需立即就医。两者虽症状相似,但肺炎潜在风险更高,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成都中医哮喘医院采用"西医精准检测+中医整体调理"模式,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兼顾快速缓解症状与长期体质改善。
公众需重视两者的共性预防,同时关注关键差异,出现重症信号及时排查,避免误判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