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领域深耕40余年的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李晓荣主任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等常见肺部慢性病,多由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长期作用引发,需科学识别高危诱因并早期干预。
一、COPD:烟草与污染的双重打击
吸烟是COPD首要诱因,烟草中70余种有害物质通过破坏气道纤毛、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不可逆肺损伤,吸烟者发病风险较常人高12-13倍。同时,工业粉尘、生物燃料烟雾及PM2.5污染等环境暴露,会持续损伤气道黏膜,与吸烟协同加速肺功能下降。潮湿气候与厨房油烟暴露等地域生活习惯,进一步增加西南地区人群患病风险。
二、哮喘:遗传过敏与环境触发交织
哮喘具有显著遗传倾向,家族过敏史者风险高3-6倍。环境因素中,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通过免疫反应诱发气道痉挛;化工、食品加工等职业暴露可引发职业性哮喘;虾蟹、加工食品添加剂等饮食因素,也可能直接刺激气道或诱发过敏反应,约30%患者存在食物过敏关联。
三、支气管扩张:感染与结构异常恶性循环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核心推手,肺炎支原体、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破坏气道防御,形成"感染-阻塞-扩张"恶性循环。先天性纤毛功能异常或免疫缺陷(如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会导致黏液清除障碍和反复化脓性感染,从而引发支气管不可逆扩张。
四、间质性肺病:多系统损伤的肺部表现
矿物粉尘(石棉、矽尘)暴露直接损伤肺泡,诱发肺纤维化;胺碘酮等药物及博来霉素化疗可能引发肺间质毒性;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常累及肺部,约50%皮肌炎患者会合并间质性肺病。
科学防控:早筛早治是关键
李晓荣主任强调,长期吸烟者、粉尘接触者、过敏家族史人群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和低剂量CT筛查,实现早期干预。临床通过精准病因检测(如FeNO气道炎症检测)、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穴位导入+微创介入清除痰栓)及个体化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肺部健康需从源头防护,高危人群应主动规避致病因素,通过规范诊疗维持正常生活质量。"李晓荣主任表示,早期科学干预能显著改善疾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