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否会传染?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科专家刘新医生指出,关键在于致病病原体类型。结合2025年新诊疗指南,从医学本质解析核心要点:
一、按病原体分类看传染性
病毒性肺炎(如流感、新冠):具有明确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人群密集处易引发聚集感染,高危人群建议接种疫苗。
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感染):通常不传染,多因自身免疫力下降发病,常见于老年、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
支原体/衣原体肺炎:介于两者之间,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青少年高发。
临床需通过痰液基因检测、病原培养等精准鉴别病原体,这是判断传染性的"金标准"。
二、分类型科学防护要点
病毒性肺炎:流行期每日通风3次,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触摸黏膜;出现发热、肌痛等症状48小时内尽早就医,启动抗病毒治疗。
细菌性/支原体肺炎:重点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优质蛋白+维生素C),儿童/青少年需避免密切接触传播(如共用餐具)。
刘新医生强调"三级防护":环境阻断(消毒通风)、免疫增强(中西医结合调理)、早期干预(精准用药)。中医"益气固表"理念可辅助提升呼吸道抵抗力,西医则通过病原检测实现精准抗感染治疗。
三、常见误区与特殊人群注意
误区澄清:
并非所有肺炎都传染,仅病毒性具备传染性;
戴口罩需结合病原体,支原体肺炎还需避免密切接触;
中药并非仅辅助,部分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可抑制病毒复制。
重点人群防护:
老年人建议接种肺炎球菌+流感疫苗;儿童警惕持续高热伴呼吸急促;免疫低下者注意空气净化与预防性免疫支持。
刘新医生提醒,出现持续咳嗽(>3天)、活动后气短等症状,应及时通过胸部CT+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成都中医哮喘医院采用"西医精准控症+中医整体调护"方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