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呼吸疾病领域40年的专家,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李晓荣主任指出,支气管炎与哮喘虽为不同疾病,但长期支气管炎症可能增加哮喘风险,需科学区分与早期干预。
一、两者本质区别:病理与症状双维度鉴别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的急慢性炎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急性发作伴发热,依赖病史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哮喘则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为特征,夜间加重,需结合肺功能检测(如支气管激发试验)及过敏原筛查确诊。二者核心差异在于:支气管炎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哮喘则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气道高反应性为标志。
二、潜在关联:三大机制需警惕
气道重塑与敏感性升高:慢性支气管炎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气道壁增厚、黏液增多,引发气道结构性改变(气道重塑),使气道对刺激物敏感性显著增强,逐步具备哮喘病理特征。
免疫失衡诱发过敏反应:反复感染可能打破免疫平衡,促使过敏体质者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加剧气道炎症,成为哮喘发作的关键诱因。
遗传与环境叠加效应:有哮喘家族史者若患慢性支气管炎,发病风险较常人高40%,吸烟、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会进一步放大损伤。
三、科学防治:中西医结合阻断病程
李晓荣主任建议分阶段干预:
急性期:西医控制感染、缓解喘息,中医辨证使用宣肺平喘方药快速改善症状;
缓解期:通过中药调理(如补益肺脾)及穴位贴敷增强免疫力,降低复发;
长期管理:定期肺功能检测,戒烟、远离过敏原,保持室内适宜湿度(40%-60%),使用峰流速仪自我监测。
四、高危人群需重点排查
以下人群应定期进行呼吸功能评估:长期吸烟者(烟龄≥10年、日吸≥10支)、有过敏性疾病史者、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烟雾的职业人群,以及儿童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成年人。
"出现持续咳嗽超2周或活动后气促,需及时到呼吸专科就诊,通过肺功能检测早期排查风险。"李晓荣主任强调,早期干预可有效阻断支气管炎症向哮喘的进展,守护呼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