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李晓荣主任指出,通过病因干预、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训练及生活方式调整,可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一、病因干预:阻断疾病进展的关键
1.严格戒烟
吸烟是慢阻肺首要诱因,戒烟可使肺功能下降速度减缓50%。40岁以上吸烟者及长期咳嗽、咳痰人群,需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测(FEV₁/FVC<0.7确诊)。
2.环境防护
粉尘、化学烟雾暴露者需佩戴N95口罩,建筑、化工等职业人群定期筛查胸部CT,早期发现肺间质病变。
二、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核心方案
1.西医规范用药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噻托溴铵)快速缓解呼吸困难;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者,减少急性加重风险;
急性发作期可联合使用短效药物快速舒张气道。
2.中医固本调理
膏方辨证:肺脾气虚者用黄芪健脾益肺,肺肾两虚者加蛤蚧纳气,冬春连服2月降低发作频次;
穴位贴敷:三伏天于大椎、肺俞等穴贴敷中药,温通经络提升运动耐力;
呼吸导引术:每日15分钟吐纳训练,增强膈肌功能改善呼吸效率。
三、呼吸训练:改善症状的基础手段
1.缩唇呼吸
鼻吸2秒,缩唇呼气4秒(呼气时间为吸气2倍),每日3次每次10分钟,降低呼吸频率、改善二氧化碳潴留。
2.腹式呼吸
仰卧位手放腹部,吸气腹隆、呼气腹收,配合意念引导气息下沉,增强呼吸肌力量。
3.温和运动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心率控制在(170-年龄)×0.6-0.8,提升心肺耐力。
四、生活方式:长期管理的重要支撑
1.营养调理
每日热量比常人高15%,优选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搭配全麦、燕麦等复合碳水;
常食梨、百合、蜂蜜润肺,控盐(<5克/日)、少产气食物(豆类、碳酸饮料),减少膈肌压迫。
2.预防感染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5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使用空气净化器,冬季室内湿度保持40%-60%。
五、居家监测与应急处理
1.日常监测
记录咳嗽、咳痰及活动耐力变化,家庭氧疗者监测血氧(维持90%-93%),峰流速仪数值低于个人佳值80%时及时就医。
2.急性加重应对
出现呼吸急促(>25次/分)、口唇发绀等症状,立即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李晓荣主任强调,慢阻肺需长期规范管理,40岁以上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肺功能,早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80%患者经科学管理可维持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