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每年体检的时候,都有很多人发现自己有脂肪肝,但态度却很佛系:脂肪肝不痒不痛,没有不舒服,不用当回事。其实,我们的肝脏并没有那么坚强,哪天真的受不了,脂肪肝就可能会一步步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1脂肪肝是你的肝脏“太胖了”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也就是说,肝脏太胖了。健康肝脏和脂肪肝对比图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我们常说的脂肪肝绝大多数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人群是脂肪肝高危人群。2脂肪肝不只是胖人专利脂肪肝不是胖人的专利。有研究显示,“瘦人”脂肪肝患者中有39.0%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9.2%存在进展期肝纤维化,而脂肪性肝炎、进展期肝纤维化正是脂肪肝通往肝硬化、肝癌方向的重要桥梁。不仅如此,“瘦人”脂肪肝患者血总胆固醇水平几乎与非瘦型相同,并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更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专家的“眼中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以“瘦人”脂肪肝与胖人脂肪肝的危害不分伯仲,同样需要给予重视。3脂肪肝可能发展成肝癌专家表示:“脂肪肝会引起肝脏炎症,炎症修复过程中会诱发纤维化导致肝硬化的发生,甚至进展为肝细胞肝癌。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脂肪肝不是一个良性疾病,不及时干预会进展至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肝脏损害阶段
如果在体检时发现脂肪肝应该引起重视,临床上75%的脂肪肝患者属于单纯的肝脏脂肪变性,没有炎症和纤维化,肝功能正常,整体预后较好且不需要进行药物干预。但是对于这种单纯的脂肪肝仍然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尤其是饮食干预和加强运动,减少肝脏脂肪含量实现脂肪肝逆转。还有25%的脂肪肝患者已经在脂肪肝的基础上合并了肝脏炎症,这类患者我们称之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这类患者容易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癌。所以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上需要更多的干预手段。4生活干预要掌握两大“法宝”脂肪肝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目标是减重。国际及中国的指南均指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体重和腰围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并发症为重要的治疗措施。通过饮食治疗和运动方式减重,脂肪肝可实现不同程度的逆转。体重管理简单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更多的是要“管住嘴”,在饮食上进行调整,调整量和结构。低糖(少吃精米面,吃全谷类、粗粮、杂粮),低脂(油炸食品不吃了,色拉油少用,可以用橄榄油、亚麻籽油代替,用水煮、凉拌、清蒸的方式替代现在炒菜方式),平衡膳食,增加膳食纤维(蔬菜、水果)。对于“迈开腿”,建议每周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推荐一些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在医生指导下运动,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