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德胜堂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康复护理特色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配有言语训练仪、舌肌训练器、录音反馈设备、语句卡片等专业仪器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
医院可收住神经康复、脑病康复、术后康复等不同需求患者,针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由多学科团队(康复师、中医师、语言治疗师)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重点开展唇舌运动训练、语言表达逻辑构建,从单音节发音过渡到短句沟通,帮助患者突破“能理解但说不出”的交流障碍。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服务,日常协助患者进行基础发音练习(如跟读“爸”“妈”等简单词语、模仿鼓腮动作);餐食荤素搭配均衡,兼顾吞咽困难患者的软食需求;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覆盖走廊、卫生间,单人间、双人间等房型满足不同需要,训练区域配备图文手册与发音镜,辅助患者观察口型、纠正发音。
协爱在上海建立多家分院,打造连锁品牌,可满足医、康、护、养等不同需求。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助力病友乐享健康生活。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康复是针对脑卒中(脑梗死或脑出血)导致语言运动中枢(额叶Broca区)受损,引发“能理解他人语言但无法清晰表达”的患者,围绕语言表达能力恢复、基础沟通功能重建开展的康复过程,旨在帮助患者通过简单词语、短句实现日常交流,减少社交隔离。我国脑卒中患者中运动性失语发生率约18%-25%,老年患者因语言功能基础薄弱,康复周期多为4-8个月,发病后1个月内介入训练效果更明显。
核心康复需求
改善唇舌运动协调性(提升发音清晰度)、建立语言表达逻辑(从单字到短句)、增强沟通信心(减少因表达困难产生的焦虑),需避免复杂语言任务引发挫败感,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激活语言中枢。
分阶段康复方案
1.发音器官激活期(发病后1-4周):以“器官训练+单音发音”为主。练“口腔肌肉训练”(舌头伸出/缩回/左右移动,每次10组;嘴唇抿紧/张开/鼓腮,每次15组,每天2次),增强发音肌肉力量;做“元音发音练习”(从“a”“o”“e”开始,拉长音训练,每次5分钟,每天2次),掌握基础发音技巧;借助镜子观察口型,纠正发音时的器官位置偏差。
2.表达能力提升期(4-8周):侧重“音节组合+短句训练”。练“声母韵母组合”(从“b-a”“m-a”等简单音节开始,逐步过渡到“爸”“妈”等单字,每次10分钟,每天2次);做“短句表达”(从“我喝水”“吃米饭”等简单句式开始,逐字纠正发音,每次15分钟,每天2次);家人配合重复患者话语,确认理解无误,增强患者信心。
3.沟通整合期(8周以上):聚焦“日常场景+流畅度训练”。练“对话模拟”(与家人进行日常话题交流,如“今天天气”“吃了什么”,每次20分钟,每天1次);参与“小组交流”(与其他病友进行简单对话,每周2次);若表达仍有困难,借助手势、文字卡片辅助沟通,确保基本需求传递;定期进行语言功能评估(每4周1次),根据进步调整训练难度。
家庭护理要点
与患者沟通时保持耐心,避免打断或急于替患者表达,给予充足时间组织语言;每天固定训练时间(如饭后30分钟,每次20-30分钟),保持训练连贯性;用温和语气鼓励患者,避免说“你怎么又说不清”等否定性话语;关注患者情绪变化,若出现焦虑、自卑,通过听音乐、聊熟悉话题疏导;训练时结合患者兴趣(如聊喜欢的电视剧、家人趣事),提升参与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