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栋安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康复护理特色中医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高压氧舱、64排螺旋CT、有创/无创呼吸机及下肢康复专用设备(防旋鞋、CPM机、助行器)等大型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康复病区、中西医结合病区等特色病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由专业医护团队(骨科医师、康复师、中医师)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重点关注术后体位管理(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肿胀消退、髋关节功能恢复,严格把控负重时机,避免骨折移位或愈合不良。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服务,翻身时采用“轴式翻身法”(同步托扶髋关节与下肢,保持下肢外展15°-30°),避免内收或扭曲;协助患者穿戴防旋鞋,预防髋关节脱位;每日协助进行踝泵运动(每次20组,每天3次)、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次15组,每天2次),预防深静脉血栓;餐食荤素搭配均衡,根据恢复需求增加钙与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肉、豆制品),促进骨折愈合;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覆盖公共区域,病房内配备呼叫铃、防滑地板、床边扶手,训练区域配备助行器、平衡垫,满足不同阶段康复需求。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栋安中医医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宝安公路7弄9-10号
收费范围合理适中,能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是针对65岁以上因跌倒、轻微外力导致股骨颈(髋关节部位)骨折,接受手术(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围绕髋关节稳定性维护、下肢肌力提升、行走功能重建开展的康复过程。我国80岁以上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超16%,骨质疏松、下肢肌肉萎缩是主要诱因,术后3-6周是康复关键期。
核心康复需求
维持髋关节稳定(避免内收、内旋动作)、提升下肢肌力(股四头肌、臀中肌)、重建行走步态(减少跛行)、预防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压疮),需严格遵循“非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节奏,避免过早受力导致骨折移位。
分阶段康复方案
1.术后早期(1-2周):以“并发症预防+被动活动”为主。卧床期间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双腿间夹软枕),每2小时翻身一次(轴式翻身,避免扭曲髋关节);练“踝泵运动”(勾脚5秒后放松,每次20组,每天3次),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绷紧大腿肌肉5秒后放松,每次15组,每天4次),激活下肢肌肉;借助CPM机进行髋关节被动活动(从30°屈曲开始,每周增加15°,每次30分钟,每天2次)。
2.术后中期(2-6周):侧重“部分负重+肌力提升”。在医生评估后,借助助行器进行部分负重行走(从每次5-10米开始,逐步增加距离,每天2次);练“直腿抬高”(仰卧位,缓慢抬高患肢至30°,保持5秒,每次10组,每天2次),增强股四头肌力量;做“侧卧外展”(侧卧,患侧朝上,缓慢抬高下肢至15°,保持5秒,每次8组,每天1次),强化臀中肌;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不超过90°)、深蹲或盘腿动作。
3.术后后期(6周以上):聚焦“完全负重+步态矫正”。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行走,纠正跛行步态(调整步幅,保持身体平衡);练“上下台阶”(扶扶手,先迈健侧腿,再迈患侧腿,每次5组,每天1次);模拟日常动作(如穿脱裤子、坐起站立,每次15分钟,每天1次);定期复查髋关节X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监测骨折愈合情况;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次20分钟,每周3次)。
家庭护理要点
护工协助患者穿脱衣物时先穿患侧、后脱患侧,减少对髋关节的牵拉;室内安装扶手、铺防滑垫,避免患者跌倒;避免患者坐矮凳、沙发(髋关节屈曲易超过90°),选择高度≥50厘米的座椅;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每日钙800mg、维生素D400IU),促进骨骼愈合;若出现髋关节疼痛加剧、下肢肿胀,及时就医排查血栓或骨折移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