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璟安康复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专业康复护理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64排CT、高压氧舱、经颅磁及空间定向训练工具(三维地图模型、模拟街区场景、方向识别卡片)等大型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神经康复、脑病康复、认知障碍康复等特色方向,临床中综合运用先进设备与中医适宜技术,形成“早期干预—中期强化—后期巩固”的全周期康复治疗链。针对脑外伤后空间定向障碍患者,推行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结合患者个体体质与损伤程度,制定“一人一方”方案,通过环境适应训练、方向识别训练与中医调理,改善空间感知与定位能力。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提供24小时生活照护服务,日常陪同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如记忆病房位置、卫生间路线),协助进行定向训练(如根据地图找到指定房间);营养师精.选新鲜食材,定制个性化膳食;住院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设计覆盖公共区域,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多种房型满足不同需要,训练区域配备模拟居家、街区场景的定向训练专区,减少外界干扰。
协爱集团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校董单位,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建“医疗技术协作中心”,与多家三.甲医院共建医联体,保障医疗质量持续提升。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璟安康复医院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南路318号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脑外伤后空间定向障碍康复是针对因车祸、坠落等脑外伤导致空间定向中枢(如顶叶、颞叶)受损,引发“无法辨别方向、找不到熟悉路线”的患者,围绕空间感知恢复、方向识别能力提升、环境适应能力重建开展的康复过程,旨在帮助患者减少迷路风险,重新独立完成出行、购物等日常活动。我国脑外伤患者中空间定向障碍发生率约20%-30%,中青年人群占比高,损伤越靠近顶叶后部,定向障碍越明显,术后3-6个月是康复黄金期。
脑外伤后空间定向障碍的常见表现有:无法辨别东南西北(即使借助指南针也难以理解);在熟悉环境中迷路(如找不到自家单元门、病房位置);无法通过地图或路标确定路线(看不懂地图方向,不知“左转”“右转”含义);部分患者伴随时间定向障碍(分不清上午/下午、今天/昨天),严重时无法独立出门,需他人陪同。
诊断与评估需结合脑外伤病史(损伤类型、发病时间)、空间定向功能量表(如空间定向问卷、简明精神状态检查中的定向部分)、头颅MRI(明确顶叶、颞叶损伤范围)、临床观察(记录患者在熟悉与陌生环境中的定位表现)。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现代康复包括环境适应训练(反复熟悉住院路线、居家布局,每次15分钟,每日2次)、方向识别训练(使用指南针、地图学习方向,进行“找目标”游戏)、时间定向训练(通过日历、时钟学习时间概念);中医治疗包括针灸(刺激头部顶颞前斜线、百会、四神聪穴位,调节空间定向相关神经通路)、中药内服(气血不足型用益气活血方剂,肝肾阴虚型用滋补肝肾方剂,改善脑供血);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因迷路产生的恐惧、自卑情绪)。
康护要点需注意:为患者制作简易路线图(标注“病房→护士站→电梯”等关键位置),使用鲜明标识(如彩色贴纸、照片);护工陪同患者进行户外定向训练(从短距离、熟悉路线开始,逐步增加难度);避免让患者独自前往陌生环境,外出时携带联系卡片(注明姓名、地.址、电.话);患者正确识别方向或路线时及时鼓励(如“你今天找到回病房的路了,很棒”);定期评估空间定向功能(每2-3个月1次),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训练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