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游离缘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多与用声不当或过度用声有关,是导致声音嘶哑的常见原因。本病好发于职业用声者,如教师、歌手、销售人员等。
患者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其程度与息肉大小和位置有关。早期可为间歇性嘶哑,发声易疲劳,音域变窄;随着病情进展,嘶哑程度加重,可发展为持续性,严重时出现发声困难。巨大的声带息肉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特别是在剧烈活动时。
病因与多种因素相关。用声过度是主要的诱因,包括音调过高、音量过大、发声时间过长等;吸烟、饮酒、胃食管反流等也是重要的促进因素;此外,过敏因素、内分泌紊乱等也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诊断主要依靠喉镜检查。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下可见声带边缘前中1/3交界处有半透明或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基底可带蒂或广基。动态喉镜检查可观察声带振动情况,评估黏膜波改变,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需要与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喉乳头状瘤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应根据息肉特点选择个体化方案。小型息肉或早期病变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包括声带休息、发声训练、控制胃食管反流等。经过2-3个月规范保守治疗无效,或息肉较大影响发声者,建议行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该术式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准、损伤小的优点。术后需要严格声带休息,逐步进行发声训练,改变不良用声习惯。
预防措施包括掌握科学发声方法,避免滥用嗓音;戒烟限酒,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胃食管反流疾病。对于职业用声者,建议定期进行喉部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