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胀满感为主要特征。本病多见于30-50岁人群,男女发病率相近,通常累及单耳,约15-20%的患者可发展为双耳受累。
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四大主征:①旋转性眩晕:突然发作,持续20分钟至12小时,常伴恶心、呕吐;②听力下降:早期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具有波动性特点;③耳鸣:多出现在眩晕发作前,初期为低频吹风样,后期转为持续性;④耳胀满感:患耳有压迫或胀满感。发作间歇期症状可完全消失,但随病程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
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膜迷路积水是主要的病理基础。相关因素包括内淋巴液分泌与吸收失衡、免疫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耳缺血、遗传易感性等。近年来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离子通道等在内淋巴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听力学和前庭功能检查。纯音测听早期可见低频听力下降,耳蜗电图可见-SP/AP比值增大。前庭功能检查可发现患耳反应减退。需要与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方案。急性发作期以控制症状为主,使用前庭抑制剂缓解眩晕和呕吐。间歇期治疗重点在于预防发作,包括:①生活方式调整:低盐饮食、规律作息、避免劳累;②药物治疗:酌情使用利尿剂、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③中耳压力治疗:适用于药物效果不佳者;④前庭康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