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混浊或有异味:结石合并感染的“直观信号”!
膀胱结石患者因结石表面易附着细菌,或结石堵塞导致尿液潴留,极易合并尿路感染,进而使尿液性状改变,出现混浊、异味,具体表现如下:
尿液混浊:正常尿液清澈透明,合并感染后,尿液会变得浑浊,呈“乳白色”“淡黄色絮状”,甚至出现细小沉淀物——这是因为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炎症细胞)、细菌代谢产物及少量脱落的黏膜细胞,严重时摇晃尿液会出现“泡沫不易消散”的情况(但不同于蛋白尿的细小泡沫,感染导致的泡沫较大,易破裂)。
尿液异味:感染细菌(多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会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氨味(类似“消毒水味”“尿骚味加重”),若感染严重,还可能出现“恶臭味”,尤其在憋尿时间较长后,异味更明显。
伴随症状:若感染加重,还会伴随“发烧(体温38℃以上)”“畏寒”“下腹部持续性胀痛”等全身症状,此时需及时抗感染治疗,否则感染可能扩散至肾脏,引发急性肾盂肾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