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血尿:排尿末期膀胱收缩引发的“特异性出血”!
终末血尿是膀胱结石的典型出血表现,核心特点是“仅在排尿后一段尿液中出现血液”,与结石在排尿末期摩擦膀胱黏膜密切相关,具体细节如下:
出血时机与外观:患者排尿时,前半段尿液颜色正常(清澈或淡黄色),到后10-20毫升尿液时,突然出现淡红色、洗肉水色,甚至少量血丝,这种“先正常后带血”的模式就是“终末血尿”。若结石摩擦黏膜较严重,出血量稍多,后一段尿液会呈明显红色,但不会出现“全程血尿”(整段排尿都带血),这与肾脏、输尿管出血导致的“全程血尿”有明显区别。
背后机制:排尿末期,膀胱会剧烈收缩以排空剩余尿液,此时膀胱内的结石会被强烈挤压,与膀胱壁(尤其膀胱颈部,靠近尿道内口的位置)发生剧烈摩擦,导致黏膜表面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这些血液会混入后排出的尿液中,形成终末血尿;而排尿初期和中期,膀胱收缩力度较弱,结石与黏膜摩擦较轻,不会引发出血,因此前半段尿液正常。
与其他血尿的区分:若出现“全程血尿”,需警惕膀胱肿瘤(多为无痛性全程血尿);若出现“初始血尿”(排尿开始时带血,后续正常),多为尿道损伤或炎症;只有“终末血尿”,且伴随排尿中断、下腹痛,才更符合膀胱结石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