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饮水”:渴了才喝,错过补水关键期!
这是常见的饮水误区,约75%的职场人群、学生群体存在此类问题。人体的“口渴感”并非水分充足的信号,而是身体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体液丢失达体重1%-2%)的代偿反应——当血浆渗透压升高至295mOsm/kg(正常280-290mOsm/kg)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才会触发口渴中枢兴奋。此时肾脏已启动“保水机制”,通过减少尿量维持体液平衡,尿液已开始浓缩。例如:
办公室人群因专注工作,常忽略口渴信号,甚至出现口唇干燥、尿量减少仍不饮水,日均饮水时间集中在午餐后、下班前,单次饮水量虽大(>500ml),但全天总摄入不足1000ml(推荐量1500-2000ml);
户外工作者(如建筑工人、快递员)因大量出汗(每日出汗量可达2000-3000ml),若仅在口渴时饮水,会导致水分补充远滞后于流失,尿液浓缩程度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