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魏琼
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的新版《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诊治“金标准”。空腹或餐后血糖控不好,都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魏琼表示,尽管糖化血红蛋白同时受空腹和餐后血糖的影响,但当糖化血红蛋白处于不同的范围,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对其“贡献”是不同的。空腹血糖是全天血糖的基础,餐后血糖“依附”于空腹血糖,在其基础上变化,因而空腹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相对更大。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在7.3%~8.4%之间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是相似的;当糖化血红蛋白>8.5%时,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影响更大;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总体血糖的升高则主要取决于餐后血糖。因此,糖友可以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大致判断自己更需要调整哪项指标。
空腹血糖高的糖友,应注意调整饮食。特别是要控制前一天晚餐的总热量,吃到七八分饱即可。还要调整前一晚的降糖药物,药量太高,易造成夜间低血糖,太低则会导致第二天早晨空腹高血糖。还要加强血糖监测,并认真记录血糖值的变化情况。
大多数中国糖友都是餐后血糖较高,包括很多处于糖前期的“准糖友”,常有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偏高的特点。若餐后血糖超标,应注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还应该控制主食量,建议每顿主食不要超过2两,尽量不吃粥或煮得过烂的食物;坚持餐后1小时左右快走30~45分钟;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引起餐后血糖波动。
专家提醒,大多数情况下,糖友还是应当将空腹、餐后血糖一起调整,定期复诊,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良好的依从性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大的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