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陈龙
突然心脏乱跳,感觉喘不上气来,摸一摸脉搏,每分钟心跳只有四五十下,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你:早搏。早搏在中青年人中并不少见。一般情况下,早搏的风险虽然不是很高,但可能诱发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所以,早搏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早搏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心脏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较为罕见。
早搏有生理、病理两种情况。一般将偶然发生早搏者称偶发早搏,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将频繁出现早搏者称为频发早搏,症状大多为心悸、胸闷、疲乏、头晕等不适感。一般来说,偶发早搏,多为生理性。生理性的早搏是无害的,不会给人带来风险。这种早搏大多数查不出病理性诱因,往往是因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吸烟、酗酒、喝浓茶、喝咖啡过量引起的。多数出现在安静时或临睡前,运动后早搏消失,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早搏大多会不治而愈,所以无需去医院治疗。
休息或心率慢时发生的早搏多为生理性的;运动或心率快时发生的早搏多为病理性的。频发早搏多为病理性早搏,常见于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及洋地黄中毒患者,多发生于老年人或儿童。这类病人,或为已确诊心脏病患者,运动后早搏次数增加,心电图检查除发现早搏,往往还伴有其他心电图异常改变。对于病理性早搏,应高度重视,及早做心电图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如果出现严重和频繁发作的情况,最好住院观察治疗。病理性早搏病人经治疗后大多数预后良好,仅有少数病人会并发严重心脏基础疾病或离子紊乱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严重的会导致心源性猝死,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当然,这只是少数情况,不必谈早搏色变。
早搏治疗要区别对待
很多朋友一听到早搏就认为是心脏出了问题。其实正常人也会发生早搏。95%的人都经历过早搏,如果对正常人做24小时心电图观察,可能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80%。绝大多数人的早搏症状不用干预。不过,如果频率过高,就需要干预治疗了。因此,有的患者出现早搏时显得过分紧张,其实是对早搏的错误认识造成的。对早搏患者要区别对待,着重调整作息和控制情绪是关键。
无论是生理性或病理性早搏,精神紧张都会进一步导致其加重。重要的是应尽快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必要时可服用镇定药物,克服紧张情绪并改善睡眠。无法找到早搏原因,可让专科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干预。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出现的早搏,应尽早进行药物治疗。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影响不大,所以早搏患者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目前,治疗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倍他乐克等,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频发性早搏,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的心律紊乱,或可导致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但是这些药多数药性较剧烈,不建议频繁换药。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或有一定恶性程度,可接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这种介入手术可以根治早搏,并且手术安全,创伤很小。
规律生活防早搏
早搏可发生于各类人群,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行为均可引起发作,也可无明显诱因。预防早搏的发生,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首先,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过度熬夜。常失眠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保证大脑皮层得到充分休息。其次,可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坐在电脑前,散步、打太极拳、健身训练,将带来长久益处。再次,饮食宜清淡,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酸、辣等调味品,少喝浓茶或咖啡,这些食物都可使心肌兴奋度增高,诱发早搏。要戒烟少酒,因为抽烟喝酒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此外,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是早搏的主要诱因,情绪大起大落可能引起功能性早搏。应经常保持心情开朗,避免过度兴奋或忧伤。早搏患者要按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体检。一旦发现心悸、心漏跳等情况要及时就诊。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早搏并不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