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中混有鼻涕、果冻一样的黏液,称为黏液便。
正常的大便含有少量黏液,但是用眼睛看不到。当身体出现疾病时,肠液分泌增多,大便中含有的黏液增多,明显到用眼睛可以直接观察到。所以,当用眼睛可以明显看到大便中含有黏液时,说明身体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至于情况严不严重,需要结合其他症状来判断。
黏液便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
01.肠道感染
·细菌性肠炎: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引起的感染,可能导致大便呈现果冻状,并伴有恶臭。
·病毒性肠炎: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也能引起类似症状。
·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原虫等,也可能导致果冻状大便。
02.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分泌大量黏液,使大便呈现果冻状。
03.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肠道问题,粘液便+腹痛+便秘/腹泻交替。
04.结肠癌
结肠癌常有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消瘦、水肿等症状。
05.肠道菌群失调
如益生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导致大便形态异常。
06.肠道过敏或不耐受
如对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也可能引起肠道反应,导致果冻状大便。
如果只是单纯大便黏液增多,无上述其他症状,状态良好,那么注意清淡饮食、及时补水、少吃多餐,一般可自行缓解。
若除黏液便外,还伴有发热、腹痛、腹泻、胃口差,或出现黏液脓血便,或出现消瘦症状,要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