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指由于大脑中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脑实质的出血。脑出血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外伤性脑出血主要在神经外科的专著中论述。在非创伤性脑出血中,有继发性脑出血和原发性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是有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的脑动脉破裂,导致出血进入脑实质。由高血压导致的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出血也被称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或高血压脑出血,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脑出血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概率还是非常高,因此加强对脑出血的预防研究对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级预防:对尚未发生脑出血的进行筛查并合理治疗可治疗的脑出血危险因素。
二级预防: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出血且可以用药物治疗的,就是通过治疗高血压、降低血脂、定期体检、复查血脂、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部CT和必要时进行脑血管造影等方式,通过早期和治疗预防复发。
三级预防:主要是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康复。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为:不能改变的因素,如性别和年龄;环境因素,如感染和寒冷;由个人生活方式失调引起的,如吸毒、饮酒、缺乏运动、肥胖和饮食不当;环境因素和家族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除了第1类之外,后三类可以通过一些预防干预措施来改变。
自发性脑出血重要的风险因素是年龄,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脑出血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常见,在美国黑人中比在白人中更常见。这是因为美国中青年黑人的脑出血发病率比西方国家要高。一项关于中国全军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发生脑出血的风险明显较高,冬季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经常喝茶和摄入兴奋剂对脑出血有预防作用,左心室肥厚为2至7倍增加,而干预措施已被反复证明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治疗高血压已被证明可以显著降低脑出血的风险,治疗高血压被认为是对脑出血有效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