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58岁的老周蜷缩在沙发上,僵硬的手指艰难地摸索着止痛药瓶。自从被确诊帕金森病,他的生活逐渐被震颤、僵直和行动迟缓吞噬,药物疗效也越来越差。绝望之际,老周在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陈鸿耀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如今已能重新拿起画笔。老周的经历,让无数帕金森患者看到了希望,也引出一个关键问题:帕金森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时,究竟要遵循哪些原则?
原则一:把握“时间窗口”,别让病情拖成“死结”
陈鸿耀医生强调,帕金森病手术并非“万能钥匙”,而是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当药物治疗蜜月期结束,出现“开关现象”“剂末现象”等运动并发症,且通过调整药物效果不佳时,就是考虑手术的极佳时机。一般在病程5年左右,但如果患者症状进展迅速、药物反应差,3-4年也可评估手术。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窗口”,患者的肢体功能可能因长期疾病影响出现不可逆损伤,即使手术也难以恢复到理想状态。
原则二:精准评估病情,定制专属“手术方案”
每个帕金森患者的症状表现、疾病进展速度、身体基础状况都不尽相同。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多学科联合评估模式,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康复科等专家组成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神经功能测试,结合脑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适合哪种手术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除了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还有苍白球内侧部毁损术(PVP),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必须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量体裁衣”。
原则三:考量身体耐受,安全才是“生命线”
手术治疗虽然能显著改善帕金森患者症状,但对患者身体状况也有一定要求。陈鸿耀医生指出,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排除手术禁忌证。例如,有严重心肺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会大幅增加,需要谨慎评估。此外,患者的认知功能也至关重要,认知障碍严重的患者可能无法配合术后程控和康复训练,影响手术效果。
昆明康瑞医院:帕金森手术治疗的“安心之选”
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在帕金森病手术治疗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医院引进国际先进的立体定向手术导航系统,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确保手术定位精准度达到毫米级,大大降低手术风险;DBS手术团队由经验丰富的陈鸿耀医生领衔,团队成员均在国内知名神经外科中心进修学习,已成功完成数百例帕金森手术,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术后,医院还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和长期的程控管理,帮助患者持续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这里,每一位帕金森患者都能获得从诊断、手术到康复的全流程专业服务,重获生活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