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出现腰背痛,刚开始的反应就是“久坐劳损”,贴块膏药、休息两天就不再关注。但实际上,年轻人的腰背痛并非都是劳损所致,若症状反复且伴随特定表现,很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信号,一旦误判,可能错过干预的好时机。
年轻人的“劳损性腰背痛”,多和不良姿势、过度运动相关。疼痛通常集中在腰部肌肉,按压时痛感明显,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快速缓解,一般没有夜间痛或晨僵,持续时间较短,调整生活习惯后就能改善。而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腰背痛,根源是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骶髂关节和脊柱,属于炎症性疼痛,和单纯劳损有明显区别。
强直性脊柱炎的腰背痛,核心特点是晨僵和夜间痛。清晨起床后,腰部会感觉僵硬、活动受限,这种僵硬感通常持续1小时以上,需要慢慢活动才能逐渐缓解;夜间睡觉时,疼痛会明显加剧,尤其是下半夜,可能痛醒,翻身困难,而起床活动后疼痛反而会减轻。这种“休息痛、活动缓”的规律,是区别于劳损的关键特征。
此外,疼痛的部位和放射范围也不同。劳损性疼痛多局限在腰部肌肉层,而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常始于腰骶部(腰部下方与骨盆连接处),可能向臀部、大腿后侧放射,部分人还会伴随髋关节、膝关节的隐痛或肿胀。如果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且反复发作,没有明确的外伤或过度劳累史,就不能再简单归为劳损。
强直性脊柱炎的高发人群正是15-40岁的年轻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很多患者早期仅表现为单纯腰背痛,容易被误认为是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甚至“生长痛”,导致病情悄悄进展。随着炎症持续,可能逐渐出现脊柱僵硬、活动范围缩小,后期还可能累及胸椎、颈椎,影响身体灵活性。
年轻人若出现腰背痛,可通过三个要点初步区分:劳损性疼痛休息后快速缓解,晨僵时间不超过30分钟;而强直性脊柱炎多有持续1小时以上的晨僵、夜间痛,疼痛集中在腰骶部且反复超过3个月。此外,若伴随关节肿胀、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等表现,更要警惕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别让“年轻”成为忽视健康的借口,也别把所有腰背痛都归为劳损。年轻人反复腰背痛时,切勿盲目贴膏药、按摩,应及时排查是否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明确诊断,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和康复干预,就能有效控制炎症,保护脊柱功能,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