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得正沉,突然被一阵尖锐的疼拽醒——不是肌肉酸痛的钝感,是从脚趾关节里钻出来的疼,像有根针在不停扎,连盖被子轻轻碰一下都疼得想皱眉。如果你有过这种经历,别只当是“不小心压到了”,大概率是痛风在发信号。
很多人不知道,痛风偏爱“半夜搞突袭”。白天身体活动多,血液循环快,体温也相对高,尿酸不容易析出结晶;可到了晚上,躺着不动时血液循环变慢,体温也会降1-2℃,尿酸就容易变成细小的结晶,堆在关节缝隙里。尤其是大脚趾的关节,空间小、血液循环相对差,容易成为结晶的“落脚点”,一堆积就会刺激关节,引发突然的疼痛。
这种半夜疼醒的感觉很有特点,能帮你区分是不是痛风。首先是突发,没有任何预兆,前一秒还在熟睡,下一秒就疼得清醒;其次是疼得集中,大多只在一个关节发作,常见的就是大脚趾,其次是脚踝、膝盖,不会像关节炎那样多个关节一起疼;还有就是伴随红肿,疼的关节会慢慢肿起来,摸上去比周围皮肤烫,连穿袜子、走路都成了麻烦事。
如果仔细回想,发作前往往有“诱因”。可能前一天晚上跟朋友吃了顿海鲜大餐,喝了几瓶啤酒;也可能白天吃了太多动物内脏、浓肉汤;甚至只是白天喝水少,尿酸没及时排出去。这些习惯都会让血液里的尿酸浓度升高,给夜间结晶堆积埋下隐患。
要是真的半夜被这种疼醒,先别慌着硬扛。可以试着把疼的脚抬高,垫个枕头让关节高于心脏,能稍微减轻肿胀带来的压力;用毛巾裹着冰袋敷在关节处,每次敷15分钟左右,低温能缓解疼痛(注意别直接把冰贴在皮肤上,避免冻伤);如果家里有苏打水,能喝一点帮助碱化尿液,但别喝含糖的饮料,反而会加重尿酸问题。
更重要的是,别等疼过就忘。如果半夜关节疼醒的情况发生过2次以上,一定要去做个检查,查一下血尿酸水平。痛风不是“疼一次就好”的病,反复发作会损伤关节,甚至影响肾脏。平时多注意多喝水(每天至少1500毫升),少吃高嘌呤的食物,规律作息别熬夜,才能减少半夜被疼醒的麻烦。
其实痛风的“半夜信号”,也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调整生活习惯了。早发现、早注意,才能避免让这种钻心的疼,一次次打断安稳的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