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作为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李晓荣主任结合中西医诊疗经验,梳理常见哮喘类型及核心防治要点,帮助患者精准识别、科学应对。
一、五大典型哮喘类型(西医视角)
过敏性哮喘
儿童高发,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突发喘息、气促,伴打喷嚏。需检测过敏原,规范使用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避免接触致敏原是关键。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以慢性干咳为主要症状,夜间加重,易误诊为支气管炎。需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确诊,尽早使用吸入制剂治疗,避免进展为典型哮喘。
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
以反复发作胸闷为主,易被误认为心脏病。肺功能检查可见可逆性气流受限,中西医结合(中药宽胸理气+穴位贴敷)可改善症状。
运动性哮喘
剧烈运动后5-15分钟出现咳嗽、喘息,儿童及男性多见。运动前15分钟吸入短效β₂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可预防,选择游泳等运动降低风险。
职业性哮喘
因工作环境中化学物质、粉尘等诱发,脱离暴露后缓解。结合职业史与特异性IgE检测诊断,及时脱离致敏环境是治疗核心。
二、中医辨证:发作期与缓解期调理
发作期四大证型
寒哮(痰白清稀、怕冷)宜温肺散寒,热哮(痰黄黏稠、口苦)需清热涤痰,风痰哮(痰黏难咯)当祛风涤痰,虚哮(动则喘甚)应补肺纳肾,配合中药、贴敷、针灸等疗法。
缓解期固本
肺脾气虚者益气固表,肺肾两虚者补肾纳气,结合中药调理与呼吸功法(如八段锦)增强体质。
三、三类特殊哮喘需警惕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喘息、鼻塞,需严格避用相关药物,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激素不敏感型哮喘:对常规激素反应差,需生物制剂联合中药扶正祛邪,降低激素依赖。
肥胖相关性哮喘:减重10%可显著改善病情,配合中药化痰祛湿,改善气道高反应。
四、全周期管理:中西医结合方案
精准诊断:通过肺功能检测、过敏原筛查及中医体质辨识,明确类型与诱因。
特色治疗:超导介入靶向给药、中药透皮吸收等技术,快速缓解症状并修复气道。
生活干预:过敏患者做好环境控螨、佩戴口罩;饮食规避致敏食物,寒哮宜温、热哮宜清;坚持腹式呼吸与适度运动(如太极拳)。
李晓荣主任强调,80%以上哮喘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出现反复咳嗽、喘息、胸闷时,应及时至专科医院系统评估,避免自行停药或偏方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