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威胁全球健康的重大疾病。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科专家李晓荣主任指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需从现代医学与中医辨证双重角度系统认知。
一、西医病理:三大核心机制交织
气道慢性炎症与全身损伤
吸烟、空气污染等刺激引发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活化,释放IL-8、TNF-α等炎症因子,导致气道黏膜水肿、黏液潴留,同时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病、骨骼肌萎缩等风险。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致肺结构破坏
烟草烟雾抑制α₁-抗胰蛋白酶活性,弹性蛋白酶过度降解肺弹性纤维,形成肺泡融合、肺气肿,此过程不可逆且进行性加重。
氧化应激与气道重塑恶性循环
过量氧自由基损伤肺组织,激活NF-κB通路加剧炎症,同时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导致气道壁增厚、管腔狭窄,形成通气障碍。
二、中医辨证:本虚标实的整体病机
李晓荣主任结合中医理论提出,慢阻肺属"肺胀""喘证"范畴,核心病机为"痰瘀伏肺,肺脾肾三虚":
标实:外邪(风寒、风热)侵袭致肺气壅塞,脾失健运生痰湿,久病入络成血瘀,痰瘀互结阻塞气道;
本虚:肺虚卫外不固、脾虚痰湿内生、肾虚摄纳无权,三脏亏虚贯穿疾病全程,尤其"久病及肾"是病情加重的关键。
三、高危因素与早期信号
吸烟是首要诱因(吸烟者患病率高2-8倍),职业粉尘、生物燃料(如厨房油烟)暴露显著增加风险。早期常表现为晨起咳嗽、活动气短、睡眠紊乱,需警惕肺功能潜在损伤。
四、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
急性发作期:西医控制感染、解痉平喘,中医清热化痰(麻杏石甘汤加减)快速缓解症状;
稳定期:中医以补肺健脾益肾为主(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结合八段锦、呼吸训练改善体质;
特色技术:穴位介入、磁药叠加等疗法调节免疫,改善气道微循环,延缓肺功能下降。
五、防控关键:早筛早治是核心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查肺功能(FEV1/FVC<0.7确诊),高危人群(吸烟≥20包年、职业暴露)需联合CT排查。戒烟可减缓肺功能下降50%,流感/肺炎疫苗降低急性加重风险30%-50%,同时需加强环境治理减少致病因素。
李晓荣主任强调,慢阻肺防治需突破单一模式,通过中西医协同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早期干预是降低疾病负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