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推荐”秋季呼吸系统疾病频发如何应对?郑继红老中医详解预防要点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每到秋季,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成都中医哮喘医院郑继红老中医结合中西医理论,从病因解析到预防实操,为公众提供科学护肺方案。

一、秋季咳喘高发的两大核心诱因

(一)西医:环境与免疫双重压力

秋季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湿度常低于40%),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病毒细菌更易侵袭。过敏患者因豚草、艾蒿等花粉浓度升高,支气管痉挛风险增加2-3倍,哮喘发作率显著上升。

(二)中医:燥邪伤肺与脏腑失调

中医认为"秋燥伤肺",早秋温燥易伤肺阴(表现为咽干干咳),晚秋凉燥易袭肺卫(引发鼻塞恶寒)。肺脾肾三脏虚弱者更易发病:肺虚则易感外邪,脾虚生痰湿阻塞气道,肾虚导致久咳气喘。

二、郑继红老中医中西医结合护肺方案

(一)急性期快速缓解

西医采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缓解痉挛,中医辨证用药:寒咳用小青龙汤温肺,热咳用麻杏石甘汤清热,3-5天可明显减轻咳喘。

(二)缓解期固本调理

补肺气:黄芪当参茶(黄芪15g+当参10g煮水)增强免疫力

健脾胃:山药莲子粥健脾化湿,改善舌苔厚腻、痰多症状

固肾气:黑芝麻核桃糊补肾纳气,缓解动则气喘

三、日常预防的四个关键维度

(一)环境管理

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湿度保持50%-60%,尘螨过敏者每周用55℃热水洗床品

外出:花粉季戴N95口罩,雾霾天避开上午10点-下午4点污染物高峰

(二)饮食调理

寒证(畏寒、白痰):生姜红枣茶、当归羊肉汤温阳

热证(口干、黄痰):鱼腥草茶、银耳羹清热润燥

脾虚(便溏、乏力):小米山药粥健脾,避免生冷水果空腹吃

(三)运动与作息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法(鼻吸4秒→口呼6秒),每日3次增强肺功能

温和运动:八段锦调理气机,心率控制在(170-年龄)×60%以内

作息规律:23点前入睡,午间小憩20分钟,避免熬夜降低免疫力

(四)中医外治

穴位贴敷:三伏/三九贴贴肺俞、脾俞等穴,减少慢性咳喘发作

经络按摩:按揉合谷、足三里穴各3分钟,提升机体抗病能力

四、避开三大治疗误区

(一)勿抵触吸入激素

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副作用小,擅自停药易致气道损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量。

(二)症状缓解不代表治疗好了

慢性咳喘需长期管理,自行停药6个月复发率达75%,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

(三)急救与调理并重

急性发作时立即使用支气管扩张剂,15分钟未缓解及时就医;缓解期坚持中药调理+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增强呼吸道适应能力。

郑继红老中医提醒:秋季护肺重在"预调结合",通过辨体质、强脏腑、细防护,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及时关注身体信号,科学应对才能安度金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成都哮喘病医院)尘肺、矽肺、肺维维化、慢阻肺、肺气肿、肺大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和重症的抢救。

擅长:(成都哮喘病医院)中医诊疗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肺气肿、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结节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运用中药的膏剂、汤剂和经皮透药等多种方式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秘方,通过内在调理与外在养护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与促进康复的综合疗效。

擅长:(成都哮喘病医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对于儿童哮喘、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慢性咳嗽、湿疹、营养不良、儿童康复等的临床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