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石汉平,湖北通山县人,医学博士、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他年过半百,却步履生风;他平日里行色匆匆,却从不吝啬与患者交流的时间;他是一名农家子弟,从医后至今想着念着的仍是那些困苦的农村患者;他出身外科,却成为我国肿瘤营养学的先行者与开拓者。他就是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石汉平教授。
山沟里走出的外科大夫
提到为何会走上从医路,石汉平说:“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晚上经常牙痛难忍,甚至以头撞墙……她还有胃病,常常反酸、胃痛、烧心,时常默默流泪,我们虽然痛心,却毫无办法——当时的湖北农村缺医少药,我家更是一贫如洗,根本没钱治病。那时,我就立志当个医生。”
恢复高考后,石汉平考上武汉大学医学院,并在学习临床知识时,爱上了普外科。毕业时,他放弃了留校工作的机会,一心抱着“非普外科不去”的念头。为了提升自己,他又报考了第二军医大学普外科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石汉平拒绝了企业的高薪诱惑,毅然到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就职。当时,医院领导有意让石汉平从事管理工作,但他专心于外科工作,根本无心兼顾……2010年,获评美国外科学院院士是对石汉平专业的最大认可。
“我见到复杂病例就兴奋,进入手术室就激动。”在石汉平眼中,什么都比不上那一方手术台、那一把把手术刀,普外科尽管忙碌,但是幸福;尽管劳累,但是快乐。
当了患者,更了解患者的难
外科医生总给人风风火火、不拘小节的感觉,石汉平却是一位充满人文情怀的儒雅医者:他会在宝贵的查房时间,与焦虑的患者聊上半个小时,直到老人放宽心;他会用双手摸着老奶奶的脸,摸摸小朋友的额头,因为“小时候,母亲总会摸着我的额头,送我进入梦乡,那时的我是最放松的,我相信病人也是如此感受”。
石汉平曾经收治过一个叫小翠的肿瘤患者,她的丈夫变卖了工厂及家产,陪着她四处就医……每天,他只吃3个馒头,日夜守护在小翠的身旁,直到她静静地离开人世。“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为患者着想?怎能不尽量替他们省钱呢?”
石汉平提及,在广州某医院工作时,他曾带着起了皮疹的儿子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等了一会儿后,一位年轻女医生走进诊室,略有嫌弃地对他喊道:“起来,起来”,示意他们换个位置。然后又对他的儿子说道:“小孩坐到边上去”。简单的问诊后,她只说了“水痘”二字,便再未理睬父子俩。直到石汉平亮明身份,接诊医生才热情了起来。“别人总说看病难,原来我不信,这次真正体会到了。医生应该看病,不应该看人。不管患者是穷人、富人、平民、达官,都要一样热情服务。”
正是这件事,让他默默地自我告诫:“在今后的医疗服务中,要真正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痛患者所痛、乐患者所乐。”身为科室主任,他还常常和科里的同事说:“身为医者,不必说什么‘为人民服务’这样高尚的话,只要时时问问自己,假如病床上躺着的是我的父母子女,我会如何对待他;假如我自己躺在这张病床上,又希望医护人员如何对待我?”
成为肿瘤营养代言人
可是,能在病房里帮到的困难患者毕竟是少数。正因如此,石汉平一直在呼吁加强肠内营养治疗——切切实实地改善肿瘤和慢性病患者的身体状况,替他们节省医疗费用。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肿瘤毫无兴趣,”石汉平淡淡的说:“但2002年回国后,我发现肿瘤病人越来越多,而且营养不良相当严重,这样的形势迫使我面对现实,开始将研究方向由原来的创伤代谢与营养转向肿瘤代谢与营养,并且萌发了创办《肿瘤代谢与营养杂志》的念头。”
当时,肿瘤代谢与营养学在国内基本上是空白,而美国早在1978年就开办了《营养与肿瘤》杂志,德国医生沃伯格更是在1924年就发现了肿瘤细胞有氧酵解现象。这让石汉平急不可耐。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他牵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肿瘤营养学术组织——广州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2012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石汉平是创始人兼首任主任委员。欧美至今没有成立专门的肿瘤营养学术组织,中国在此领域领先欧美,石汉平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而他要做的,还远不止于此。石汉平说,他正准备以学会的名义与相关部委沟通,争取将营养支持纳入医保、让肿瘤营养纳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做好肿瘤营养的“代言人”,帮助更多肿瘤患者,不让他们“饿”着。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