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葡萄干与葡萄相比,具有不同的风味,而且营养价值更高。但是有人说葡萄干是促干剂制成的,会烧坏肠胃。下面我们来看看真相。
促干剂含有哪些成分?
促干剂是一种用于鲜果干制的粉末状化学制剂,将其放入水中就形成了促干剂水乳,其实质上是一种强碱溶液,能破坏果实表皮的蜡质层和果皮的韧性。
促干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碱性基质、酯类和乳化剂等。最常见的碱性基质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这类物质可以分解或破坏果实表皮的蜡质层。常用的酯类有油酸乙酯、油酸丙酯、油酸丁酯等,果皮蜡质层被破坏后,其成分可被酯类溶解。
乳化剂使促干剂水乳更稳定,可以更好地浸润在蜡质层表面起作用,常用的有乙醇、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
可加速干制,提升干果品质
在制作葡萄干时,人们总是希望葡萄尽快失水变干。尽快变干除了能缩短制作周期之外,还能降低晾晒过程中葡萄干沉积灰尘、被细菌侵蚀、氧化变色的可能性。
传统葡萄干制工艺主要有晾晒和阴干两种,晾晒制得的葡萄干味发酸、易褐变,目前普遍采用阴干,但阴干所需周期较长,短则30—45天,长则需要60天之久,并且易受气候变化影响。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科研人员便研制出了促干剂。既可在葡萄上使用,也可在枸杞、杏等其他果品上使用。促干剂的使用,大大缩短了干制周期,最大限度地摆脱了气候因素的限制,还能让葡萄干的含糖量高达60%—70%,质量提升一两个等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促干剂对于加速鲜果干制速率,提升干果品质,乃至降低鲜果采后减损都具有重要意义。
促干剂无毒,残留量很低
鲜葡萄在促干剂水乳中短时浸泡后,果农会对葡萄进行清洗,附着于葡萄表皮的强碱溶液很容易被水洗掉,故葡萄干上的促干剂残留量很低。研究人员曾做过实验,没有发现超标危险。
葡萄干上的白霜是促干剂?
葡萄干上的白霜与新鲜葡萄表皮上的白霜一样,是果蔬本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质,是一种生物合成的天然物质,对人体完全无害。果粉不溶于水,只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因此在促干剂浸泡、清水冲洗过程中,它都幸存于葡萄表皮上,故葡萄干上也会有这样一层白霜。
总的来说,这个促干剂是无害的,还能提升干果的品质,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啦,不要轻信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