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说的烂嘴角是俗称,它医学上叫做口角炎。也是上下唇以及口角处产生炎症总称。其发病原因有很多,可分为营养不良性口角炎、感染性口角炎、接触性口角炎和创伤性口角炎。临床表现多以口角区溃烂为主。不少患口角炎的儿童嘴唇、口角干燥,同时伴有烧灼和疼痛感,还有的孩子在口角部位出现潮红、起疱,甚至发生糜烂、裂口、结痂等症状。非常影响说话还有吃饭,大致上就是这个状态,往后可能会更干更严重一些。身体的不同时期保养方法也是不同的,日常饮食虽然是比较小的事情,但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一定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在身体出现口角炎这样的疾病时我们一定要调整好饮食身体才能恢复的更快。那么日常在饮食方面的话,口角炎应该吃些什么呢?口角炎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吃什么对口角炎好呢?
1、鸡腿菇
富含B族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
吃法:先清洗干净,用水浸泡30分钟再烹煮。可水煮、与菜椒搭配混炒、煮粥食用,可经常食用。高胆固醇、肝病患者忌食。
2、鳝鱼
富含叶酸、维生素B1、B2等B族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高。
吃法:可煮汤、快炒或与香菇红烧,可经常食用。香菇也是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口角炎症状改善。瘙痒性皮肤病、红斑狼疮、肠胃不佳者忌食。
3、胡萝卜泥
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A、B、C、E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高。
吃法:可以生食、榨汁饮、与骨头玉米炖汤、素炒或与瘦肉猪肝混炒。可经常食用。脾胃虚寒者忌食。
4、香菇
富含膳食纤维、烟酸、维生素C及钙、美、钾硒等多种矿物质,促进膳食营养均衡。
吃法:可以与鸡肉或鸭肉炖炒焖、也可与猪肝一起煲粥。可经常食用。脾胃寒湿、气滞或皮肤骚痒病患者忌食。
口角炎的三种食疗方法:
食疗方1:冬瓜银耳蛋花汤
【材料】冬瓜、银耳、鸡蛋、大蒜、油和盐。
【做法】
①银耳用温水泡发,大约需要泡1-2个小时。泡好的银耳,用小刀割去黄色部分,把白色银耳撕成小块。冬瓜洗净后去皮,切成薄片;大蒜切成碎末,备用;鸡蛋打入碗中,用打蛋器搅打均匀。
②锅中加油,放入蒜末爆香后,倒入清水和银耳大火煮开,转小火炖20分钟后,放入冬瓜片,大火煮沸后,小火继续炖20分钟。
③冬瓜银耳炖好后,加适量的盐,然后把鸡蛋液淋入锅中,一边加鸡蛋液,一边用勺子快速搅拌,打成蛋花后,即可关火,出锅后淋几滴香油,冬瓜银耳蛋花汤就做好了。
【功效】如果宝宝患口角炎,多数是因为缺少维生素B族引起的。冬瓜富含维生素B1,炖冬瓜时,用蒜炝锅,可以延长维生素B1,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银耳与鸡蛋都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B2能够预防和消除,口腔、唇舌以及皮肤的炎症。
食疗方2:菠菜滚猪肝汤
【材料】菠菜200克、猪肝50克、生姜3片。
【做法】将菠菜摘洗干净,猪肝切薄片,在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菠菜和猪肝、生姜,保持水滚10-20分钟左右,即可调味食用。
【功效】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食疗方3:西芹番茄橙汁
【材料】番茄150克,橙子100克,西芹50克,儿童蜂蜜适量。
【做法】西芹洗净,切小段;番茄洗净,去皮,切小块;橙子去皮,切小块。将材料放入果汁机中,加入适量饮用水搅打,最后可加蜂蜜调匀即可。
【功效】清热。适合12个月以上的宝宝食用。6月以上的宝宝食用可去除蜂蜜,也有不错的效果。
预防口角炎的饮食建议:
一、多吃润燥食物
中医认为,口角炎是秋燥引起的,预防也应将重心放在润燥上。百合、银耳、芝麻、核桃、甘蔗、牛奶、蜂蜜均为润燥养肺益气之佳品,可以多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则少吃为妙。
二、一旦患了口角炎,可服复合维生素B
局部可涂用硼砂末加蜂蜜调匀制成的药糊,用冰硼散或青黛散局部涂抹也有效。若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用5%克霉软膏外搽,数天后即可痊愈。
三、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因B族维生素很容易溶解于水里,家庭做饭时注意防止维生素流失,米不要过度淘洗,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后尽快下锅,炒菜时可加点醋。这些做法都有利维生素的保存和吸收。
四、多吃富含核黄素的食物
可给孩子吃些富含核黄素的食物,如禽蛋、乳制品、大豆、胡萝卜、绿叶蔬菜等,尽量做到烹调方法合理,比如淘米不要次数过多,蔬菜先洗后切,切后不要再泡在水里,以免核黄素的破坏与丢失。
另外大家要记得多喝水,坚持一天8杯水。也可以多吃些生津止渴补充水分的水果,比如说梨或者藕等。再者,小儿推拿对于口角炎,也是可以起到治疗作用的。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通过对口角炎吃什么比较好的了解以后,希望朋友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身体情况去做好饮食上的调整,同时想要身体恢复更快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因B族维生素很容易溶解于水里,家庭做饭时注意防止维生素流失,米不要过度淘洗,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后尽快下锅,炒菜时可加点醋。这些做法都有利维生素的保存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