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民小王告诉记者,她最讨厌冬天,因为一到冬天,她的手就会长冻疮,今年也不例外,她的手上依然长了冻疮。为了遮住这些冻疮,小王只好每天都带着手套,虽然她想尽各种办法,冻疮还是不见好。“现在还只是红肿,每到要过年的时候,冻疮还会干裂,那时候真的很疼。”小王说。和小王一样,很多人都有冬季长冻疮的烦恼,冻疮总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手背、耳朵、手指、甚至脸上,又痛又痒,令人痛苦难耐。记者为此采访到一医院皮肤科的刘丽医生,她从医学的角度为我们解答冻疮的烦恼。
冻疮感染引发败血症
冻疮可大可小,如果不引起重视,甚至会危及生命。记者了解到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今年21岁的小李已经有13年长冻疮的历史。每年的冬天不管她的保暖措施做得多到位,冻疮每次都准时出现在她的手上。在她8岁那年,小李冻疮溃烂,因为没有注意卫生,使溃烂的伤口感染,最后小李的双手红肿发炎甚至昏迷。经过几次转院,小李被转到成都的医院,输营养液、抽掉化脓的物质……医生说如果不抢救及时,可能会得败血症。小小的冻疮也不可以小看,如果不注意伤口的保护可能会感染甚至更严重。
冻疮是冬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刘医生告诉记者:“冻疮是一种与寒冷相关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冬天气温低,天气寒冷,皮肤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刘医生说,冻疮要注意防止感染,一旦感染,就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春夏养阳”治冻疮
我们经常注意到,身边有些人不管天气有多冷手上都不会长冻疮,而在同样的条件下有些人却很容易长冻疮,这是为什么呢?中医学认为冻疮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循环欠佳、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故这类人群多容易反复发作。”刘医生告诉记者,“体健爱运动,平时注意保暖的人却不容易长冻疮。”
有些人第一年生了冻疮,此后边一发不可收拾,即使第二年做足了保暖工作还是会长冻疮,对此许多人感到疑惑。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出“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冻疮得以恢复。刘医生说这种“春夏养阳”的治疗法有一定的依据,她说:“‘春夏养阳’治疗法则,道理是正确的就是告诉人们科学运用‘春夏养阳’的具体方法,有效地增强自身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冻疮 不能用热水泡
用生姜搓、用雪水搓、用热水烫……治疗冻疮有很多土办法,刘医生说,网上有各种治疗冻疮的偏方,有些偏方有奇效,但有些偏方却缺乏科学依据容易事倍功半,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刘医生告诉记者:“得了冻疮用热水泡,发生冻疮马上热敷,受冻后的耳朵使劲搓都是治疗冻疮的几大误区。”发生冻疮后,不能马上热敷或者按摩冻伤部位,以防加重局部水肿;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冻伤后搓耳朵,这种做法也不可取的,因为你的用力搓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耳廓假性囊肿和耳廓软骨膜炎。刘医生说:“有些偏方是可以用的。比如:用辣椒秆2两、茄子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小贴士防冻疮 加强锻炼是关键
1.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2.注意防冻、保暖防止潮湿,不穿过紧鞋袜;
3.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4.伴有其他相关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5.对反复发作冻疮者,可在入冬前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