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汪冰
新的一年人人都有新的希望。英国诗人塞缪尔·约翰逊说:“没有希望,就没有努力。”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认为,希望感不是一种肤浅的心灵鸡汤或是转瞬即逝的愉悦感,而是深刻影响思维、情绪、行动的动机系统。强烈的希望感能让我们形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的行动策略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不断进步、提升,并且随时观察自己的进程,不偏离目标。而缺乏希望感的人,常常遇到困难就放弃,到最后对人生没有半点追求,陷入无欲无望的境地。展望未来,一项具体、可行的计划会让我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激情和期待。那么年初计划怎么做?
著名心理学家查尔斯·斯奈德建议,最好设定可以实现、又不那么容易实现的目标。为此,他提出SMART原则,建议人们设定的目标应该具备5个特点:
1.具体的(Specific)。做计划时,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如果只说:“今年我要学一种乐器!”这听起来雄心壮志,“落地”却很难,模棱两可的目标容易导致思想上安慰、行为上懒惰。更好的描述是:2018年1月份开始学习钢琴,先报培训班学乐理和基础弹奏知识,随后自己在琴房练习。
2.可测量的(Measurable)。设定目标最好用数字体现。例如今年要存钱,到2018年12月要存满5万元,平均到每个月就得存4170元……这么做有利于我们知道自己要做多少,还差多少,整个过程心中有数。
3.可实现的(Attainable)。目标的难易程度要把握好,看得见,够得着,才能有效,才会形成动力。比如以往一周能写一篇稿子,新的目标最好是一周两篇或两周三篇,既有一定难度,但加把劲又可以做到,这样才能促使人进步。
4.有关的(Relevant)。这是指各个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如果一个目标的实现与其他目标完全不相关,那即使这个目标完成了,意义也不是很大。例如你今年的职业目标是提高业绩,需要学习销售的技能,但你跑去学习中高层管理知识,显然是学错了方向。
5.有时效的(Timebased)。定了目标,一定要有时间限制。有人说“最后期限是最大生产力”,有了时间压迫感,我们才会“逼”自己一把。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