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是名30岁的项目经理,工作能力强,同事关系也处得好。但随着公司的发展,他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心情也经常不好。但作为经理,他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团队士气,便尽量压抑、掩饰真实情感,仍像往常一样微笑面对同事和合作伙伴。一段时间后,小马感觉总会忘记重要的事情,公司事务也难以决断,与同事的说笑少了,对聚餐、户外活动也提不起兴趣。有一天,他在高速公路上突然闪出一个可怕的念头:把车开出护栏去。好在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并及时到心理科就诊,被诊断为中度抑郁。
案例分析:小马的情况在服务、营销和管理人员中居多。由于职业关系,他们往往压抑或掩饰自己的焦虑、悲观、绝望等负面情感,仍以“微笑”示人。然而,心理健康需要情绪内在体验与外在表达相统一、相协调。如果人的内心受到冲击,那他需要及时有效地表达情绪和调整心态,而不是掩饰,否则,负性情绪不断累积,就像一个不断蓄水的大坝,总有泛滥的一天。心理学上,这类抑郁患者往往成长在缺乏安全的环境中,他们的照料者要么对其苛求,要么忽略他们的感受。例如,在他们遇到困难或者受到委屈时,会被告知不许哭泣,于是在其内心形成一种不合理的信念:遇到困难或心情不好时,非但不可以跟人说,还要强颜欢笑,否则会被厌烦。当这样的信念与行为成为习惯时,就形成人格特质。成年后,每当遇到压力时,他们都以这种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来解决。
心理处方:抑郁的人常常难以自觉,这就需要亲友的关注。他们即使再刻意掩饰,也难免会流露出负性情绪。如果发现身边人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不再关注,嘴里老说“没意思”,我们就要多给他耐心和温暖了,不妨邀他一起散散步、逛逛街、打打球、听听他的心声。对当事人来说,如果发现自己总也高兴不起来,对以前热衷的事没了兴趣,那就该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抑郁的沼泽中。给自己一个机会,勇敢地请亲友帮自己应对困境。你会发现,别人不会因你的求助而离开你、责怪你。如果感觉亲友的帮助收效甚微,那就有必要寻求心理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