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火锅就成了餐桌上的热门选择,不少痛风患者看着别人围坐涮锅、热气腾腾,心里总会犯纠结——既想跟着解馋,又怕吃了诱发关节不适,总觉得“吃火锅”和“控痛风”没法兼顾。其实痛风患者并非完全不能吃火锅,只要掌握两个关键原则,就能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大程度减少尿酸升高的风险,放心享受火锅的乐趣。
一个原则是做好锅底与食材的选择,从源头控制嘌呤摄入。火锅中的嘌呤多藏在锅底和食材里,选对种类能大幅降低负担。锅底要避开长时间熬煮的浓汤类,比如老牛油锅底、骨汤锅底、海鲜锅底,这类锅底经过长时间熬煮,肉、骨头、海鲜中的嘌呤会大量溶进汤里,摄入后容易增加尿酸生成;可以优先选择清汤锅底,比如番茄锅底、菌菇锅底(选择新鲜菌菇,避免用干菌长时间熬煮)或清水锅底,下单时还可以提醒店家少放味精、鸡精,减少额外刺激。
食材挑选上,可优先选择嘌呤含量较低的新鲜蔬菜,比如生菜、娃娃菜、冬瓜、黄瓜、番茄等,这类蔬菜水分充足,涮煮后能增加饱腹感,也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嘌呤负担;蛋白质来源可以选鸡蛋、鹌鹑蛋,或是去皮的鸡肉片、瘦猪肉片、瘦牛肉片,挑选时尽量去掉可见脂肪,这类食材嘌呤含量适中,吃的时候注意控制摄入量即可。需要避开的是嘌呤含量较高的食材,比如动物内脏、各类海鲜、加工肉制品,还有干香菇、腐竹、豆皮等干货泡发后,嘌呤含量也会升高,吃的时候要格外留意。另外,食材涮熟后尽量直接夹起蘸料,不要带着锅底的汤一起吃,避免额外摄入汤中的嘌呤。
第二个原则是调整吃火锅的方式与搭配,减轻身体代谢负担。选对了锅底和食材,吃的方式不当也可能影响尿酸,这一步需要注意吃法和搭配细节。蘸料要避开高油、高嘌呤的种类,比如芝麻酱、花生酱、海鲜酱、蚝油等,这类蘸料不仅脂肪含量高,部分还含有不少嘌呤,可能影响尿酸排泄;可以用醋、生抽搭配少量香油,再加入葱花、蒜末、小米辣(能吃辣的情况下)调味,既满足口感又不会增加过多负担。
吃的顺序也有讲究,不要上来就涮肉,可先吃一些蔬菜垫垫肚子,让肠胃有个适应过程,之后再慢慢涮其他食材,这样能减缓嘌呤的吸收速度。进食时尽量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停,过量进食会增加身体代谢负担,不利于尿酸排出。饮品搭配上,要避开啤酒和甜饮料,啤酒会抑制尿酸排泄,甜饮料中的果糖可能促进尿酸生成;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或是苏打水,苏打水有助于碱化尿液,帮助尿酸排出,吃火锅过程中不时喝几口,保证尿量充足。吃完火锅后,不要马上坐下或躺下,可起身散步一会儿,帮助消化和身体代谢,进一步减轻负担。
很多痛风患者觉得“吃火锅就会犯痛风”,其实是没找到合适的方法。只要遵循这两个原则,避开高嘌呤陷阱、调整好饮食细节,就能偶尔吃一顿火锅解馋,不用再因为忌口而委屈自己。当然,如果正处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或是平时尿酸控制得不够稳定,建议暂时先放下吃火锅的念头,等病情稳定后再按照这些方法尝试,确保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