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控住痛风,“吃”是直接也容易调整的一环。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吃海鲜、不喝酒就行,其实日常饮食里还有不少容易被忽略的“高风险食物”,尤其是这4类,平时得有意识地少吃,才能帮身体减少尿酸负担。
一类要少吃的是“高嘌呤肉类”,不是所有肉都不能碰,而是要避开嘌呤特别集中的种类。比如动物内脏,像猪肝、鸡胗、鸭肠这些,嘌呤含量几乎是肉类里高的,哪怕偶尔吃一点,也可能让尿酸快速升高;还有加工肉,比如香肠、培根、午餐肉,制作过程中不仅嘌呤没减少,还可能加了不少添加剂,对控痛风没好处。平时想吃肉,优先选猪里脊、鸡胸肉这类瘦肉,而且要控制量,一次别超过手掌心大小,煮的时候尽量煮透,少油炸、少红烧。
第二类是“部分海鲜”,很多人觉得痛风就该告别海鲜,其实不用这么绝对,但有些海鲜确实要严格控制。比如沙丁鱼、凤尾鱼、贝类(蛤蜊、牡蛎),还有鱼卵、小鱼干,这些海鲜的嘌呤含量比普通肉类高很多,哪怕只吃一小碟,也可能诱发不适;另外像火锅里的虾滑、鱼丸,虽然吃着方便,但大多是加工过的,嘌呤和添加剂都不低。如果实在想吃海鲜,可以选三文鱼、鲈鱼、带鱼这类嘌呤相对低的,一次吃一小块,而且别搭配海鲜酱、蚝油这些高盐调料。
第三类容易被忽视的是“含糖饮料”,尤其是加了大量果糖的饮料。很多人痛风发作时会刻意不喝酒,但转头就喝可乐、果汁饮料,其实果糖会在身体里促进尿酸生成,比酒精的“破坏力”更隐蔽。比如瓶装果汁、甜味汽水、奶茶里的植脂末,还有一些打着“健康”旗号的果味电解质饮料,都可能含有不少果糖。平时想喝东西,优先选白开水、淡茶水,或者自己用柠檬、青桔泡的无糖水,别靠饮料解渴。
一类是“酒精”,不只是啤酒,白酒、红酒也要少碰。啤酒本身含有大量嘌呤,而且酒精会影响尿酸排出,两者叠加很容易诱发痛风;白酒度数高,对身体代谢的刺激更大,哪怕只喝一小杯,也可能让尿酸“失控”;红酒虽然常被说“适量有益”,但对痛风人群来说,只要含酒精,就会增加身体负担,能不喝就尽量不喝。如果实在推脱不了,也别空腹喝,而且要控制在极小的量,同时多喝白开水帮助代谢。
其实控痛风不是“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关键是分清“能多吃、能少吃、要避开”的食物。把这4类食物的摄入量降下来,再搭配清淡的烹饪方式,比如蒸、煮、凉拌,慢慢就能帮身体稳住尿酸,减少不适发作的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