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速看】痛风不只疼脚趾!脚踝、膝盖突发剧痛?快警惕这种 “突袭”【郑州强直类风湿医院】

郑州强直类风湿医院

提到痛风,很多人的反应都是“大脚趾疼”——比如半夜被脚趾疼醒,红肿得像个小萝卜,碰一下都钻心。但其实,痛风根本不“专一”,除了大脚趾,脚踝、膝盖这些日常活动离不开的关节,也常被它悄悄“偷袭”。不少人遇到脚踝突然疼、膝盖动不了,会先以为是“走路扭到了”“膝盖受凉了”,要么硬扛,要么贴片膏药,结果耽误了缓解时机,甚至让疼痛反复加重。

先说说容易被误认的“脚踝偷袭”。很多人可能前一天还好好的,早上起床穿袜子时,突然发现脚踝不能动了——一踩地就疼,像有根针在扎,严重时连站都站不稳。还有人是走在路上,突然觉得脚踝“咯噔”一下,接着就开始肿、疼,皮肤摸起来发烫,仔细看还会发红。这种疼和普通扭伤不一样:扭伤通常是受力后慢慢疼起来,休息两天会减轻;但痛风引起的脚踝疼,往往是“突然发作”,疼得又急又猛,可能几小时内就从“有点不舒服”变成“完全不敢动”。而且大多是单侧脚踝疼,很少两只脚一起犯,这也是区分的小技巧。

再看膝盖,虽然不像大脚趾、脚踝那么常见,但一旦被痛风“盯上”,影响更大。比如有人上下楼梯时,突然觉得膝盖“卡住”了,接着就是剧烈疼痛,连弯腿都费劲;还有人蹲下去系鞋带,站起来时膝盖疼得直不起来,仔细一看膝盖又肿又红,摸上去还热乎乎的。很多人会把这种情况当成“关节炎”“滑膜炎”,其实痛风引起的膝盖疼有个明显特点:大多是“突发”的,之前可能没有任何征兆,而且疼痛会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比如半天内就疼得没法走路。如果之前有过尿酸高的情况,或者近期吃了不少海鲜、喝了酒,就更要留意。

为什么这些关节会被痛风“选中”?其实和尿酸结晶有关。我们身体里的尿酸如果太高,就会变成细小的结晶,这些结晶喜欢“藏”在温度低、活动多的关节里——脚踝每天要承受全身重量,膝盖经常弯曲活动,大脚趾更是走路时受力的关键部位,这些地方的关节缝隙容易存住结晶。一旦结晶堆积到一定程度,身体会把它们当成“异物”,引发炎症,疼就是这么来的。

那怎么判断关节疼是不是痛风在“搞鬼”?有三个日常能观察到的特点可以参考:一是“突发剧痛”,疼往往没有预兆,可能前一秒还在正常活动,下一秒就疼得没法动;二是“红肿发热”,疼的关节会发红、肿胀,皮肤温度比周围高,摸起来热乎乎的;三是“单侧发作”,大多是一只脚的脚踝、一个膝盖疼,很少两侧同时疼。如果符合这几点,尤其是之前查过尿酸高,或者近期吃了火锅、海鲜、喝了酒,就别再当成普通关节问题硬扛了。

遇到这种突然的关节剧痛,别着急贴活血化瘀的膏药——痛风发作时关节处于炎症状态,活血化瘀可能会加重肿胀。正确的做法是先让关节“歇着”,比如脚踝疼就别走路,膝盖疼就少弯腿,尽量把疼的关节抬高,比如坐着时把脚垫个枕头。如果家里有冰袋,可以用毛巾裹着敷在疼的地方,每次敷15-20分钟,能稍微缓解疼痛。当然,这些只是应急办法,之后还是要留意尿酸情况,避免下次再被“偷袭”。

其实,痛风“偷袭”脚踝、膝盖并不可怕,怕的是误认、硬扛。如果下次遇到突然的脚踝疼、膝盖疼,别先归为“扭伤”“受凉”,想想是不是有痛风的可能——早留意、早缓解,才能少受疼痛的罪,也避免关节反复受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擅长各类风湿免疫病诊疗,特别是在强直性脊柱炎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从医20余年,诊疗风湿免疫病患者3700余例,AS患者1100余例,治疗见效快速、抗复发良好、疗效突出,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领域深得患者好评。

擅长:运用专业查炎设备精准定位炎症部位、程度,再运用微创祛炎技术进行深层祛炎,实现快速治痛;擅长在可视条件下,定位定点粘连组织,运用微创介入技术松解粘连,避免关节融合;擅长使用微创松解术,针对性松解炎性粘连,运用微创修复技术进行修复骨质,改善活动功能。

擅长:治疗各种疑难风湿免疫疾病;对各种病程较长、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风湿、痛风患者诊治具有深入研究;在各种类型风湿免疫疾病的愈后方面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大量的实例。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