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远医师借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期间不断钻研中医疼痛、康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在实际治疗中,注重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精准有效结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
在中医看来,腰腿是“经络循行的关键通道”,也是“肾主骨生髓”的外在表现,疼痛反复多是这3个原因在“作祟”:
1.气血不通:疼痛的“直接诱因”
老中医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久坐、久站会让腰部气血运行变慢,像水流被堵住一样,经络不通了,疼痛自然就来了。比如有的人久坐后突然站起来,腰像被“卡住”一样疼,这就是气血瘀滞在腰部经络里;还有人腿麻时,按一下小腿会觉得“又酸又胀”,这是气血没通到下肢末梢的信号。
2.肝肾亏虚:疼痛的“根本原因”
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腰腿的健康全靠肝肾滋养。35岁后,人的肝肾之气会慢慢衰退,尤其是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的人,肝肾亏虚得更快——肾精不足,骨头就容易“失养”,出现腰椎退变;肝血不够,筋脉就会“僵硬”,膝盖屈伸时容易疼。柳远医生遇到过很多中老年患者,说“走几步就觉得腿沉”,其实就是肝肾亏虚,没法给腰腿“供能”了。
3.寒湿侵袭:疼痛的“隐形推手”
夏天吹空调时把腰对着风口,雨天淋了雨没及时换衣服,或经常穿露腰、露脚踝的衣服,寒湿之气就会顺着毛孔钻进体内,留在腰腿经络里。柳远医生解释:“寒湿就像‘冷水’,会让气血运行更慢,还会让肌肉、筋脉变‘紧’,所以很多人一到阴雨天,腰腿就疼得更厉害,这就是寒湿在‘捣乱’。”
柳远医师叮嘱:“腰腿疼痛是一个复杂的信号,切不可盲目推拿或滥用止痛药。精准辨证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如果您正受腰腿痛困扰,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通过望闻问切,为您制定个体化的内服外治综合方案,从根源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