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带血、糊样便、黏液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以下是一些需要警惕的情况:
1.结直肠息肉与肿瘤
●结直肠息肉:良性息肉出血多为鲜红色,附着于大便表面;
●恶性肿瘤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隐血阳性,后期出现黏液血便,常伴有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
2.肠道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脓血便、腹痛、发热,粪便常伴有腥臭味。
●阿米巴肠病: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可能出现果酱样血便,伴有黏液。
3.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典型症状为黏液脓血便,常伴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病情易反复。
●克罗恩病:可出现黏液便、便血,还可能伴有腹痛、体重下降、瘘管形成等并发症。
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发热、消瘦、贫血,需尽快行结肠镜、大便常规等检查。注意不可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或止血药,可能掩盖病情。
重点需谨记:结直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炎需早期鉴别,肠镜检查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