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便秘,为何“偏爱”你
秋意袭来,气候干燥,便秘成了不少人的困扰。正常排便频率为1天1-2次或2天1次,若2、3天甚至一周才排便,且粪便干硬,排不干净,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基本可判定为功能性便秘。
便秘危害诸多:长时间不排便,毒素在体内堆积,严重时可能引发肠梗阻、肠穿孔;长期排便费力,易导致痔疮、肛裂、脱肛等直肠肛门疾病,老年人要当心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还有季节设下的“便秘陷阱”,随着气温降低,人们在进补时,会偏好辛辣油腻,蔬菜粗粮摄入相对减少,肠道负担增加,蠕动缓慢,便秘自然找上
排便费力,如何缓解,助力顺畅
No.1润肠饮食
可适量食用鲜藕、胡萝卜等养阴润燥食物,多喝白开水、豆浆等饮品,莲子百合粥、银耳莲子粥等汤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多吃苹果、梨等润燥水果,适当增加土豆、红薯等含纤维素蔬菜的摄入。
No.2排便生物钟
晨起5-7点喝上一杯温水,辅以顺时针揉腹3分钟,促进便意发生!
No.3紧急就医
要注意,便秘有时是疾病的表现,若4-5天以上未排便,应及时就医,排除严重疾病隐患。40岁以上人群建议将胃肠镜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便秘严重者切勿自行乱用刺激性泻药,以免造成结肠黑变病,损伤肠道神经,加重便秘。若排便习惯改变,或出现黑便、便血等症状,应尽快就诊进行肿瘤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