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具体症状是什么
小儿脑瘫是较为常见的小儿疾病之一,不仅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资料显示,在我国脑瘫患儿占到新生儿总数的1.5‰~5‰,人数约有600万,并且仍然在以每年4.6万人的速度递增,说明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但是很多家长对小儿脑瘫的症状并不是很了解,以至于耽误小儿脑瘫的较佳治疗时期,这样对患儿的康复治疗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长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小儿脑瘫的症状,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小儿脑瘫的具体症状:1、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2、穿衣时肢体僵硬,上肢难入袖口,换尿布时难以分开大腿,四肢僵硬。3、哺喂困难,如吸吮无力,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4、抱举时足尖朝下,呈足尖站立姿势,像双足跳芭蕾舞样,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样。5、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6、三个月还不能抬头,六个月还不能翻身,八个月还不会坐。7、眼神与父母没有交流,并且经常惊厥。8、智力发育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9、手、口、眼不协调,不能把看到的东西抓到手,送到嘴。
小儿轻度脑瘫能治好吗
在医学临床上小儿轻度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视听觉、进食、吞咽、言语、行为等多种障碍,会严重影响儿童的一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小儿轻度脑瘫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小儿轻度脑瘫能治好吗?轻微脑瘫只要及早治疗。采用正确合适的方法,是能治好的。家长不要担心。目前患者比较认可,适合的方法是移植。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分化为特定的功能细胞,可以用来修复各种细胞损伤性疾病,当然包括神经细胞损伤,退化和病理性改变。通过诱导骨髓间充质进而分化成神经来对脑瘫儿患者进行治疗,提高神经活性,促进神经分化。从而达到的目的.治疗采用注射方法。移植治疗尚未导致重大的或不良反应。但任何一种都可能会有,所以无法肯定不会发生,但是直到现在,都还未发现什么严重的。仅有个别病人在腰穿后产生穿刺部位疼痛,轻微头昏、头痛及低度发热等。
小儿轻度脑瘫的病因脑瘫病因——新生儿缺缺血性脑病产前因素
(1)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如头小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巨脑症或无脑畸形;
(2)母妊娠期受外伤、妊娠毒血症、糖尿病及放射线照射皆可影响胎儿脑发育而致性脑损害;
(3)母妊娠早期患风疹、弓形虫病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致病;
(4)早产儿、小样儿,胎龄愈小,发病者多。与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易出血和缺氧有关;
(5)过期产儿胎盘变性坏死,引起低氧血症,致胎儿缺氧。
产时的原因
(1)脑缺氧分娩时间过长,产前使用麻醉剂、镇静剂可抑制胎儿呼吸致胎儿缺氧,此外脐带绕颈、胎盘早期剥离、前置皆可致胎儿脑缺氧;
(2)脑出血产伤、急产、难产及出血性疾病均可引起颅内出血;
(3)产后的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所致核黄疸、脑膜炎、脑炎或全身重症感染所致中毒性脑病、头部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等,亦可诊断为某病的后遗症。
小儿轻度脑瘫的症状1、身体运动异常: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是肌张力低下的表现,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应该注意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的发生;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警惕智力低下;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2、哺乳困难。患儿可表现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不良等症状;过分安静或激惹。有些宝宝出生后吃了便睡很少哭闹,家长会认为宝宝好带,也有些宝宝睡眠时间很少,易哭闹,喂奶困难,家长会认为宝宝调皮,其实这都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过分安静或激惹的宝宝往往存在脑损伤;固定姿势。往往是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3、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应当注意是否因智力低下而发生;手握拳。如果4个月手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此现象,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要注意小儿轻微脑瘫发病的可能;身体扭转。3-4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椎体外系损伤;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4、注视手。如果在6个月以后仍存在,要注意孩子的智力水平;不能伸手抓物,如4-5月婴儿不能伸手抓物,要注意脑瘫的发生;斜视,3-4月婴儿如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脑瘫治疗的相关文章:
1.脑瘫宝宝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