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近半数人每周失眠超过3次。目前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压力让“睡不着”成为都市人的普遍困扰。
一、生理警报:身体在“抗议”
睡眠是大脑与身体协同修复的过程,任何生理系统的异常都可能打破这一平衡。
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的γ-氨基丁酸(GABA)是抑制神经兴奋的关键物质。南京神康心理医院接诊的案例显示,长期焦虑者GABA水平普遍偏低,导致大脑难以进入放松状态。
激素波动:皮质醇(压力激素)的昼夜节律紊乱是失眠的常见诱因。夜间皮质醇本应降至较低,但熬夜、加班或情绪波动会使其持续升高。
慢性疾病牵连:疼痛(如关节炎、偏头痛)、呼吸问题(如睡眠呼吸暂停)、消化不适(如胃食管反流)等躯体疾病会直接干扰睡眠。
二、心理枷锁:情绪在“作祟”
心理因素是失眠的“隐形推手”,尤其在现代社会,压力与情绪问题愈发突出。
焦虑的“循环陷阱”:对失眠的担忧会进一步加剧焦虑,形成“越想睡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约70%的慢性失眠患者存在“睡眠焦虑”,他们常在睡前反复检查时间、计算剩余睡眠时长,反而刺激大脑保持警觉。
抑郁的“能量黑洞”:抑郁症患者常伴随早醒、睡眠浅等症状。
创伤后应激反应:经历过重大创伤(如事故、亲人离世)的人,可能在夜间因回忆或噩梦惊醒。
三、环境与行为:被忽视的“睡眠杀手”
现代生活方式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习惯正在悄悄偷走我们的睡眠。
蓝光侵袭:手机、电脑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延迟睡眠相位。
作息紊乱:周末“补觉”、熬夜追剧、跨时区旅行等行为会打乱生物钟。
饮食刺激:咖啡因、酒精、辛辣食物等会干扰睡眠。
针对睡眠障碍的复杂性,南京神康心理医院采用“评估-干预-康复”一体化模式,为患者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若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且严重影响白天精神状态(如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暴躁),南京神康心理医院建议及时就医。医院会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精准定位失眠类型,结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干预”的综合方案。
对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I)帮助患者调整负面睡眠认知,建立健康睡眠习惯;
对生理紊乱引发的失眠,通过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调节神经递质分泌,配合药物快速改善睡眠;
对躯体疾病伴随的失眠,联合相关科室治疗原发病,从根源解决睡眠问题。
南京神康心理医院专家提醒:失眠绝非“小事”,长期忽视可能诱发焦虑症、抑郁症、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当“翻来覆去睡不着”成为常态,不必独自忍受,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才能让“好好睡觉”重新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