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张大爷确诊帕金森病后,一直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可近期他却愁容满面——双手颤抖愈发严重,连端碗吃饭都变得困难,走路时还经常感觉腿脚发沉、迈不开步子。在昆明康瑞医院的诊室里,张大爷焦急地向何栋源医生求助:“药一天没落下,怎么病情反而加重了?”相信不少帕金森患者都有类似的困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病情反复?何栋源医生为大家一一解答。
疾病进展:药物“追赶”不上病情恶化速度
何栋源医生指出,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即便规律服药,病情仍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进展。大脑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会持续受损,当受损程度超过药物所能补偿的范围,症状就会反复或加重。就像张大爷,随着病程延长,单纯依靠原有药物剂量,已经难以满足治疗需求,这时候就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增加药物剂量或更换更合适的药物。
药物疗效波动:“蜜月期”过后的必然挑战
许多帕金森患者都经历过药物治疗的“蜜月期”,在患病初期,药物能很好地控制症状,患者几乎与常人无异。但随着时间推移,药物疗效逐渐减退,出现“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剂末现象”表现为药效维持时间缩短,下次服药前症状提前加重;“开关现象”则是患者的症状在突然缓解(开期)与加重(关期)之间快速转换。这些现象的出现,意味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发生变化,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优化药物组合或调整服药时间。
并发症干扰:其他健康问题“雪上加霜”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干扰药物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例如,患者出现便秘、失眠等问题,会影响身体整体状态和药物吸收;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服用的其他药物可能与抗帕金森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降低药效。何栋源医生强调,患者需要定期全面检查身体,及时处理并发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多种药物的使用方案。
生活方式影响:细节之处决定治疗成败
日常生活习惯也可能对病情产生重要影响。缺乏规律运动,会导致肌肉僵硬、关节活动度下降,加重帕金森症状;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使病情不稳定。此外,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糖食物,可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何栋源医生建议患者保持适度运动,合理安排作息,保持心情舒畅,科学饮食,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能辅助药物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治帕金森,到昆明康瑞医院
昆明康瑞医院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上有着显著优势。医院组建了由何栋源医生领衔的帕金森病诊疗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的医学知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医院配备先进的神经功能检测设备,能够精准评估病情进展。在治疗手段上,医院采用药物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不仅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帮助众多帕金森患者重获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