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不仅有手抖、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看得见”的症状,还有抑郁、睡眠障碍、记忆减退等“看不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疾病早期就已出现,并贯穿整个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能力。然而,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鸿耀主任:帕金森病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
陈鸿耀主任,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特约技术顾问,是我国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擅长运用脑立体定向技术、脑深部核团刺激术及神经刺激调控技术解决帕金森病等顽固性神经系统疾病,在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首选且主要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目标是有效改善症状、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主要遵循个体化用药、剂量滴定、减少药物副作用和运动并发症的原则。药物可以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代谢来缓解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不佳时的有效补充
当药物治疗效果减退或出现明显的运动并发症时,手术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选择。目前,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主流手术方法。
DBS手术的原理和优势
DBS手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通过脉冲电刺激调控相关核团或脑区的功能,从而改善疾病症状。它具有相对无创、安全和可调控的特点,对帕金森病的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异动症等运动症状具有长期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善部分非运动症状及中轴症状。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主要包括:
帕金森病诊断明确且对复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
药物疗效显著减退或出现明显的运动并发症;
出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
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震颤。
禁忌证则包括严重的共存疾病,如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以及影响手术或生存期的其他医学疾病。
手术时机和流程
手术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当患者对药物反应良好但出现明显的运动波动或异动症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流程通常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植入电极、术后调控等步骤。在昆明康瑞医院,陈鸿耀主任凭借其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合治疗:全方位管理疾病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帕金森病的管理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①运动疗法:通过特定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②心理干预: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
③照料护理:为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支持,确保其日常生活质量。
患者就诊案例:王大爷的治疗历程
王大爷,65岁,患有帕金森病已5年。起初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双手抖动、动作缓慢,未进行系统治疗。但近2年来,症状逐渐加重,药物疗效减退,且出现明显的异动症。家人见状,便带王大爷来到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找到了陈鸿耀主任。陈主任详细询问了王大爷的病史,进行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并安排了一系列辅助检查以评估病情。根据检查结果,王大爷符合DBS手术的适应证。于是,陈主任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陈主任凭借精湛的技术,成功在王大爷的脑内植入了电极。术后,王大爷的震颤、肌强直等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运动功能明显恢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和药物调整,王大爷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专家观点:早期诊断与综合管理是关键
陈鸿耀主任强调,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但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延缓疾病的进展。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在陈鸿耀主任的带领下,建立了完善的帕金森病综合治疗体系,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于一体,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将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服务,帮助他们重获健康生活的希望。